廣運2025年4月營收年減25.22%,累計營收持續下滑

廣運(6125)於2025年5月9日公告其4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1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341.6萬元,年減25.22%。累計前四個月營收為8.3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7.72%。營收下滑顯示公司面臨營運壓力,未提供具體原因,但可能受全球供應鏈波動及產業景氣影響。
4月營收下滑逾七千萬元,年減幅達四分之一
根據廣運公告資料顯示,2025年4月合併營業收入為新台幣217,683千元(約2.18億元),相較於2024年同期的291,099千元,減少了73,416千元,年減幅度為25.22%。這是廣運連續第二個月營收年減幅度超過20%,顯示公司在第二季初的營收動能仍顯疲弱。
從月度數據來看,廣運3月營收為215,448千元,年減21.08%;2月營收為191,562千元,年增23.48%;1月營收為206,512千元,年增13.77%。可見,雖然年初表現尚可,但自3月起營收年增率轉為負值,並在4月進一步擴大至25%以上的年減幅。
累計營收亦呈現下滑,年減近8%
截至2025年4月底,廣運本年度累計合併營收為831,204千元(約8.3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00,772千元減少69,568千元,年減幅度為7.72%。這一數據顯示,儘管1月與2月的營收仍有年增,但3月與4月的下滑已對整體累計營收造成明顯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一季(1至3月)廣運累計營收為613,521千元,與去年同期的609,673千元相比,僅微幅成長0.63%。然而,4月單月的顯著下滑使得整體累計營收轉為負成長,顯示公司在第二季初的營運壓力加劇。
同業對照:長廣與泰偉營收表現
在同一期間,廣運旗下子公司長廣(7795)亦公布了4月營收數據。長廣4月營收為141,490千元,較去年同期的250,749千元大幅減少109,259千元,年減幅度高達43.57%。累計營收則為647,501千元,年減30.06%。這顯示長廣的營收下滑幅度甚至高於母公司廣運,可能對整體集團營收造成進一步壓力。
相較之下,另一家電子零組件業者泰偉(3064)4月營收為6,990千元,較去年同期的6,905千元略增85千元,年增1.23%。雖然規模較小,但其營收表現相對穩定,與廣運及長廣的下滑形成對比。
背景概述:廣運營運概況
廣運(6125)為台灣上櫃公司,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光電設備及相關系統整合業務。其產品廣泛應用於半導體、面板、光電、電子製造等產業。近年來,廣運積極拓展智慧製造與綠能設備領域,並透過子公司如長廣進行業務延伸。
然而,從目前公布的營收數據來看,無論是母公司廣運或子公司長廣,皆面臨營收下滑的挑戰。雖然公告中未說明具體原因,但在全球供應鏈波動、產業景氣循環與地緣政治影響下,企業營運環境普遍趨於保守,可能為營收表現帶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