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台灣商品:台式醬油價格飆升,台商轉向印度尋求出路

美國自2025年4月9日起對台灣商品加徵32%關稅,對台灣出口業者造成衝擊。台式醬油在美國售價因關稅從210元台幣漲至近300元,珍珠奶茶品牌COMEBUY TEA預計漲價10%。部分台商考慮將生產基地轉移至印度,以降低稅負和運輸成本。台灣政府啟動應變機制,鼓勵企業擴大對美投資,並尋求多元市場布局以減少對美依賴。
重點更新
04/08 12:44
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台灣商品:台式醬油價格飆升,台商轉向印度尋求出路
美國自2025年4月9日起對台灣商品加徵32%關稅,對台灣出口業者造成衝擊。台式醬油在美國售價因關稅從210元台幣漲至近300元,珍珠奶茶品牌COMEBUY TEA預計漲價10%。部分台商考慮將生產基地轉移至印度,以降低稅負和運輸成本。台灣政府啟動應變機制,鼓勵企業擴大對美投資,並尋求多元市場布局以減少對美依賴。
台式醬油價格翻倍,民眾「煮一餐都變貴」
在紐約經營台式柑仔店的台商Lisa表示,店內販售的乖乖、王子麵與各式台灣醬料全數來自台灣,面對32%的高額關稅,業者幾乎無法吸收成本,只能轉嫁給消費者。以一罐台灣製醬油為例,原價67元台幣,在美國售價為7美元(約210元台幣),加上32%關稅後,價格逼近300元台幣。
「我們確實感受到壓力,好像是政府在逼迫我們關店。」Lisa坦言,儘管目前尚未打算歇業,但若台灣廠商因關稅選擇不再出貨,將面臨無貨可賣的窘境。
珍珠奶茶成本上漲,業者預告漲價10%
連鎖手搖飲品牌「COMEBUY TEA」在美國的展店也受到波及。輝月國際餐飲集團執行長丁懿辰指出,該品牌在美國販售的珍珠奶茶,原物料幾乎100%來自台灣,包括茶葉、糖與珍珠。關稅實施後,每杯珍奶成本上升,預估售價將調漲至少10%,每杯價格上看220元台幣。
「我們是標榜正宗台灣風味,原料不能妥協,但這樣的成本壓力真的很大。」丁懿辰表示,除了手搖飲,旗下在美國經營的19間拉麵店與2間湯包店也受到影響,醬料、大米等原物料同樣來自台灣,整體營運成本明顯上升。
台商轉向印度,尋求關稅與運費雙重優勢
面對美國對台灣課徵32%關稅,部分原本設廠於泰國、越南等地的台商也難逃波及。美國對泰國商品課徵高達36%的關稅,讓原本透過「中國+1」或「東南亞+1」策略分散風險的台商措手不及。
根據台企資本國際投資處處長Max說法,部分業者已開始評估將產線轉移至印度。相較於泰國的36%,美國對印度商品僅課徵26%關稅,加上印度地理位置優勢,出口至歐美可避開馬六甲海峽,節省運費與時間成本。此外,印度人力成本相對低廉,也成為吸引台商的重要因素。
「在印度生產的東西,不需要走馬六甲海峽,從印度洋直接到歐洲跟美國,這樣可以節省更多的運費,節省更多的時間。」Max指出,轉向印度雖非萬靈丹,但在當前稅負壓力下,已成為不少台商的現實選項。
傳產與食品業首當其衝,品牌考慮漲價因應
此次關稅政策對傳統產業與食品業影響尤為明顯。糕餅品牌陳允寶泉透露,原本接獲美國經銷商600萬台幣訂單,但因關稅問題,已決定暫停出貨,損失原物料成本約200多萬台幣。
而在美國設有82間門市的85度C,則因部分食材已在地化生產,僅包材仍從台灣進口,受關稅影響相對較小。該品牌私下表示,早年在美國設廠的策略,讓其在此次關稅風暴中得以減輕衝擊。
台灣政府與企業積極因應,尋求多元布局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台灣政府已啟動應變機制,並提出「9面向20措施」的產業支持計畫,協助企業因應衝擊。總統賴清德也公開表示,台灣不會採取報復性關稅,將以「零關稅」作為與美方談判的起點,並鼓勵企業擴大對美投資,強化雙邊經貿合作。
此外,法人建議台商可考慮強化歐洲、日本、澳洲等市場比重,減少對美依賴,並提升中高階產品比重,避免陷入低價競爭。同時,評估轉往南亞或非洲設廠,作為中長期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