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引爆2025美中貿易戰:台灣代工廠調整布局,蘋果轉向印度生產

2025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最高104%的懲罰性關稅,引發新一輪美中貿易戰。中國立即反制,全球供應鏈和市場信心受衝擊。台灣代工廠轉向越南和墨西哥,蘋果加速將iPhone生產轉向印度。美國市場出現PC和iPhone搶購潮,消費者擔憂價格上漲,企業和投資人面臨不確定性。
重點更新
04/08 18:09
川普關稅政策引爆2025美中貿易戰:台灣代工廠調整布局,蘋果轉向印度生產
2025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最高104%的懲罰性關稅,引發新一輪美中貿易戰。中國立即反制,全球供應鏈和市場信心受衝擊。台灣代工廠轉向越南和墨西哥,蘋果加速將iPhone生產轉向印度。美國市場出現PC和iPhone搶購潮,消費者擔憂價格上漲,企業和投資人面臨不確定性。
美中關稅戰升溫:川普加徵懲罰性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34%的「對等關稅」,中國隨即反制,對美國商品課徵同等稅率。川普於4月7日進一步威脅,若中國不撤回報復性關稅,美方將自4月9日起再加徵50%的懲罰性關稅,使部分中國商品的總稅率高達104%。川普在社群平台表示,這是對中國長期操縱匯率、補貼企業與設置貿易壁壘的回應。
中國則透過官媒與商務部強硬表態,批評美方「錯上加錯」,並表示「奉陪到底」。雙方的強硬立場使得談判空間急劇縮小,市場對全球供應鏈穩定性產生疑慮。
台灣代工廠啟動應變:轉向越南與墨西哥
面對美中關稅戰升溫,台灣代工廠迅速啟動應變機制。高爾夫球具代工廠如復盛應用、明安、大田與鉅明,因美國市場占比高,開始加速越南產能建置,並觀察美越關稅協商進展。復盛應用指出,目前品牌端尚未要求讓利,仍處觀望階段;大田則坦言,儘管美國市場僅占營收三至四成,但品牌商五成營收來自美國,仍可能受到波及。
電子代工廠方面,英業達、緯創、廣達等業者則透過墨西哥廠區出貨美國,以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規範,避免高關稅。英業達早在1995年即於德州設廠,現有產線仍在運作,具備快速轉移生產的優勢。緯創與廣達則表示,現階段出貨未受影響,將視後續稅率變化調整產能配置。
蘋果加速印度製造:短期避稅、長期布局
蘋果公司為因應中國製iPhone面臨高達54%的關稅,已啟動短期應變計畫,將更多iPhone從印度出口至美國。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於3月底在三天內空運五架滿載iPhone的飛機從印度飛往美國,趕在新關稅生效前完成通關。
TechInsights估算,若從中國進口,iPhone 16 Pro的硬體成本將從550美元增加至850美元;若改由印度進口,成本增幅可減半。美銀分析師預估,蘋果今年在印度生產約2,500萬支iPhone,若全數出口至美國,約可滿足美國市場50%的需求。
鴻海作為蘋果主要代工夥伴,也同步擴大印度產能。其印度子公司於4月初公告,向蘋果採購逾3,200萬美元的設備,外界解讀為擴產準備。
美國市場反應:PC與iPhone價格上漲預期引發搶購潮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美國消費市場劇烈反應。根據瑞銀估算,iPhone 16 Pro Max價格可能上漲350美元,漲幅近三成,售價恐達2,300美元。PC產品亦面臨類似壓力,價格預期上漲35%。受此影響,全美蘋果門市出現搶購潮,消費者擔心價格上漲,紛紛提前換機。
蘋果員工表示,門市氣氛宛如節日購物高峰期,「幾乎每位顧客都在問是否即將漲價」。由於目前銷售多為先前備貨,關稅影響預計將於下一季度顯現。
PC品牌如華碩與宏碁則表示,已提前備貨並密切關注政策變化。華碩指出,將動態調整庫存管理、供應鏈配置與定價策略。通路業者預期,若備貨售罄,後續產品價格將全面上漲。
投資人與企業面臨不確定性
川普的關稅政策不僅衝擊企業營運,也重創金融市場。蘋果股價在三個交易日內下跌19%,市值蒸發逾6,000億美元。台灣股市亦受波及,台股連續兩日重挫,創下14個月新低。
根據中金公司分析,對等關稅將推升美國通膨1.9個百分點,並可能使GDP增速下滑1.3個百分點。美國企業與消費者將面臨成本上升壓力,市場波動性短期內難以平息。
References
- 不爽中國反擊!川普再加50%關稅 專家示警:對北京實質宣戰
- 《關稅風暴》高球品牌廠直接衝受擊,代工廠短期觀望應對-MoneyDJ理財網
- 川普重稅出擊!電子業重啟美製造躲災 「這大廠」最早設廠、最吃香 | 聯合新聞網
- 對中關稅太高 部分iPhone擬去印度生產
- 「亞洲工廠」課新關稅效應恐大漲三成 美爆 iPhone 搶購潮 | 產業熱點 | 產業 | 經濟日報
- What would a US-China trade war do to the world economy?
- 美國汽車關稅大刀襲來 台灣汽車產業走在懸崖邊
- Taiwan says it can have negotiations with US any time on tariffs
- TSMC could face $1 billion or more fine from US probe, sources 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