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陸股基金展望:政策托底與經濟韌性支撐,AI與高端消費板塊成焦點

自2025年以來,儘管全球市場面臨關稅戰與經濟放緩壓力,中國A股市場展現韌性,上證指數截至4月23日僅下跌1.6%。基金經理人與外資機構指出,政策支持、穩健經濟、產業創新及估值優勢為市場提供支撐。AI與高端消費板塊成為焦點,外資回流顯示國際資本重新評估中國資產。面對高波動,建議定期定額投資,並關注美中貿易政策與中國改革進程的影響。
重點更新
04/24 18:01
2025年陸股基金展望:政策托底與經濟韌性支撐,AI與高端消費板塊成焦點
自2025年以來,儘管全球市場面臨關稅戰與經濟放緩壓力,中國A股市場展現韌性,上證指數截至4月23日僅下跌1.6%。基金經理人與外資機構指出,政策支持、穩健經濟、產業創新及估值優勢為市場提供支撐。AI與高端消費板塊成為焦點,外資回流顯示國際資本重新評估中國資產。面對高波動,建議定期定額投資,並關注美中貿易政策與中國改革進程的影響。
政策托底與經濟韌性:陸股抗跌的基礎
2025年第一季,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5.4%,達31.88兆人民幣,顯示經濟在全球不確定性中仍維持穩健增長。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這一成績反映出中國經濟正逐步轉向高品質發展,並強調政策組合拳的效果正在顯現。
在政策層面,中國政府持續推動擴大內需、貨幣寬鬆與財政刺激。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人工智慧+」列為年度重點任務,並明確支持大模型、智慧終端與智慧製造裝備等領域的發展。低通膨環境也為政策操作提供更大空間,進一步強化市場信心。
此外,股債收益差指標顯示A股投資價值浮現。根據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蔡宗和分析,目前A股的股債收益差已降至三年滾動平均值下方兩個標準差,顯示股票相對於債券的吸引力提升。
AI與高端消費:產業板塊的雙引擎
在產業層面,AI與高端消費成為市場關注的兩大主軸。中國政府積極推動AI產業發展,從政策支持到資金投入均展現決心。根據《人工智慧指數報告2024》,中國在AI研究、人才儲備與應用落地方面已快速追趕美國,並在AI晶片、智慧製造與教育應用等領域取得突破。
在AI硬體方面,儘管美國對中國實施高階晶片出口管制,但這反而促使中國加速本土化發展。華為近期推出的910C AI晶片被視為對Nvidia H100的本土替代方案,顯示中國AI產業鏈正逐步建立自主能力。
高端消費方面,隨著中國中產階級擴大與消費升級趨勢持續,潮玩、AI眼鏡、機器人等創新型消費品需求上升。這些板塊不僅具備長期成長潛力,也受惠於政策鼓勵創新與內需擴張的導向。
外資回流與估值優勢:國際資本重新評估中國資產
在全球資本市場中,外資對中國資產的態度正在轉變。根據統計,截至4月23日,已有82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身影,顯示外資對中國市場的參與度提升。
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與阿布扎比投資局等國際機構均表示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中長期潛力。路博邁基金指出,中國權益資產相對全球主要股指具備估值優勢,市盈率偏低,具備中長期配置性價比。
此外,2025年中國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門檻,將負面清單中的限制行業從117項減至106項,涵蓋電信、醫療、物流等領域,顯示中國深化改革、吸引外資的決心。
美中貿易與改革推力:市場波動中的關鍵變數
儘管中國市場展現韌性,但美中貿易關係仍是影響市場的重要變數。2025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度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245%的關稅,引發全球市場震盪。不過,隨後美方態度轉趨緩和,並暫緩部分關稅90天,市場解讀為尋求談判空間。
中國方面則強調將「奉陪到底」,同時加快內需轉型與科技自主。根據BBC報導,中國已將出口導向型產品轉向內銷,並透過家電補貼、「銀色列車」等政策刺激消費,減緩外部衝擊。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張帆指出,短期內高關稅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1%至2%的衝擊,但若能藉此推動更深層次的市場改革,將有助於中國經濟長期發展。這也為陸股市場帶來潛在的結構性成長動能。
投資策略:定期定額參與,應對高波動
面對高波動與政策不確定性,法人普遍建議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參與陸股基金投資。此策略有助於平滑進場成本,降低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的影響。
投信法人指出,陸股市場具備高波動特性,但在政策托底、經濟韌性與產業創新等多重支撐下,具備中長期價值抬升的潛力。透過主動式基金或ETF配置,並聚焦AI與高端消費等具成長潛力的板塊,將有助於把握市場輪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