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新董座高星潢應對美國關稅挑戰,穩住台灣航空貨運龍頭地位

台灣財經05/07 01:01
華航新董座高星潢應對美國關稅挑戰,穩住台灣航空貨運龍頭地位

2025年3月底,華航新任董事長高星潢面臨美國總統川普提高進口關稅的挑戰。他迅速調整航網與貨運策略,將貨運路線從中國轉向東南亞,穩住華航作為台灣航空貨運龍頭的地位。高星潢的危機處理能力源自其在疫情期間的經驗,當時他成功帶領華航逆勢獲利。華航2024年獲利達143億元,創歷史新高,並持續投資機隊升級與永續燃油,展現韌性與應變能力。

重點更新

05/07 01:01

華航新董座高星潢應對美國關稅挑戰,穩住台灣航空貨運龍頭地位

2025年3月底,華航新任董事長高星潢面臨美國總統川普提高進口關稅的挑戰。他迅速調整航網與貨運策略,將貨運路線從中國轉向東南亞,穩住華航作為台灣航空貨運龍頭的地位。高星潢的危機處理能力源自其在疫情期間的經驗,當時他成功帶領華航逆勢獲利。華航2024年獲利達143億元,創歷史新高,並持續投資機隊升級與永續燃油,展現韌性與應變能力。

疫情逆境中突圍 華航2024年獲利達143億元

高星潢並非首次臨危受命。2021年,他在新冠疫情最嚴峻之際接任總經理,當時全球航空業陷入寒冬,九成九業者虧損,超過四十家航空公司破產。高星潢帶領華航逆勢操作,將閒置客機改為貨運包機,成功搶下貨運市場,當年獲利達93.8億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

這段經驗為華航奠定了疫後復甦的基礎。2024年,隨著全球報復性旅遊潮湧現,華航客貨運雙雙爆發,全年獲利達143億元,營收、獲利與每股盈餘皆創歷史新高。高星潢強調,這份成績來自於不裁員、與員工共患難的企業文化,以及持續拓展全球航網的長期佈局。

關稅海嘯突襲 貨運調度展現機動力

然而,2025年4月3日,川普政府宣布調高進口美國的關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劇烈衝擊。華航作為擁有國籍航空中最多貨機機隊的公司,貨運營收占比高達36%,首當其衝。高星潢指出,當時客戶紛紛取消原訂的輸美包機,僅48小時後,川普又宣布延長90天寬限期,客戶又重新下單,讓華航團隊疲於奔命。

面對這場政策震盪,高星潢迅速啟動航網重整。原本以中國為主的貨運路線,轉向東南亞收貨再轉運歐美。華航立即派出747-400貨機前往越南、新加坡、菲律賓等地收貨,統一運回台灣分類,再轉飛歐洲、美國與日本,成功搶下急單,穩住貨運收入。根據資料,華航3月貨運收入達58.97億元,月增30.44%、年增27.5%,創下今年以來新高。

應對缺機與成本壓力 持續投資機隊升級

除了關稅挑戰,航空業也面臨飛機供應鏈瓶頸。高星潢指出,華航約半數機隊來自美國波音,受限於製造與交機延遲,購機與維修成本上升。為維持運力與市場競爭力,華航除持續租機外,也積極汰舊換新,預計至2027年將完成28架A321neo交付,並已宣布採購10架A350-1000、10架777-9與4架777-8F貨機,2029年起陸續交機。

此外,華航也與台塑石化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三年將採購逾萬噸永續航空燃油(SAF),展現對環保與永續經營的承諾。

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局下的穩健經營哲學

高星潢強調,航空業處於全球經濟與政治變動的交會點,從缺機、關稅到地緣政治風險,挑戰層出不窮。他以「亂中理出頭緒」為座右銘,強調穩健經營與機動調整的重要性。針對美國關稅政策,他指出:「海嘯第一排是企業,第二排是海空運,第三排才是消費者。只要路徑調整得宜,長期運輸需求仍在。」

在旅運方面,儘管關稅與美國移民政策可能影響赴美需求,高星潢表示,華航將持續觀察市場動態,靈活調整航班與票價策略。他也坦言,飛機零組件進口成本上升,可能墊高票價,但最終仍由市場供需決定。

從基層到董座 以飛行哲學帶領華航前行

高星潢的領導風格深受其飛行背景影響。他曾在疫情期間一邊擔任總經理,一邊繼續執飛任務,與員工同甘共苦。他表示:「董事長這個位置,我可能做個2、3年就功成身退,下一個董事長還要帶領公司持續走下去。」他不追求個人光環,而是致力於打造一個穩健、永續的華航。

在全球航空業仍面臨不確定性的當下,華航在高星潢的帶領下,透過靈活的貨運調度、持續的機隊投資與穩健的經營策略,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應變能力,穩居台灣航空貨運龍頭地位。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