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價跌與台幣升值助力,台灣航空業2025年5月營運成本下降、EPS上修

台灣財經8小時前
燃油價跌與台幣升值助力,台灣航空業2025年5月營運成本下降、EPS上修

2025年5月,台灣航空業因國際航空燃油價格跌至三年新低及新台幣兌美元升值,營運成本顯著降低。長榮航空、華航、台灣虎航與星宇航空等公司預估每股盈餘(EPS)上修。出境旅遊需求回升,桃園國際機場旅運量與貨運量增長,支撐航空公司營收。桃園航空城計畫推進,進一步提升機場運能。

重點更新

8小時前

燃油價跌與台幣升值助力,台灣航空業2025年5月營運成本下降、EPS上修

2025年5月,台灣航空業因國際航空燃油價格跌至三年新低及新台幣兌美元升值,營運成本顯著降低。長榮航空、華航、台灣虎航與星宇航空等公司預估每股盈餘(EPS)上修。出境旅遊需求回升,桃園國際機場旅運量與貨運量增長,支撐航空公司營收。桃園航空城計畫推進,進一步提升機場運能。

燃油價格創低點 航空公司成本壓力減輕

根據《MoneyDJ新聞》與《CTEE》報導,受OPEC+持續增產與中東地緣政治緩和影響,國際油價近期跌至每桶61美元,創下自2021年以來新低。航空燃油價格亦同步下滑,新加坡航空燃油報價年減達19%,為2021年8月以來最低點。

航空燃油支出通常占航空公司總營運成本的25%至40%,是影響獲利能力的關鍵項目。根據《鉅亨網》報導,燃油價格每桶下跌10美元,長榮航空與華航的年度成本分別可減少72億元與63.3億元新台幣,對EPS的正面貢獻均超過1元。台灣虎航與星宇航空雖規模較小,但同樣可望受益,EPS預估各增益近1元。

台幣升值降低美元計價成本

新台幣自4月底以來快速升值,5月初一度突破29元兌1美元大關,單日升幅創下近40年新高。航空公司多數成本如燃油、飛機租賃與維修等均以美元計價,台幣升值直接降低這些支出。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指出,台幣升值對航空公司營運具正面效益,不僅降低成本,也提升國人出國意願。他表示:「油都是用美元支付,台幣升值當然有利營運。」此外,台幣升值也讓旅客以更少的台幣換取更多美元,降低出國旅遊成本,進一步刺激出境需求。

EPS預估上修 航空股表現亮眼

根據《鉅亨網》分析,受惠於燃油與匯率雙重利多,2025年主要航空公司EPS預估如下:

  • 長榮航空(2618):4.84元
  • 華航(2610):2.13元
  • 台灣虎航(6757):6.32元
  • 星宇航空(2646):雖因債務結構特殊與業外匯益影響,EPS相對保守,但成長率高於產業平均

這些數據反映出航空公司在成本下降與需求回升的背景下,獲利能力明顯改善。

出境旅遊熱潮 桃園機場旅運量回升

旅遊需求回溫亦為航空業營收提供支撐。根據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統計,2025年第一季旅運量達1175萬人次,年增5.2%。全年旅運量預估將重返疫情前的4900萬人次水準。

長榮航空4月合併營收達184.78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客運營收達118.35億元,月增2.25%,載客率超過九成。日本賞櫻季、清明連假與東南亞旅遊熱潮推升短程航線需求,長程航線則受惠於復活節與北美報稅季,訂位率同樣強勁。

貨運需求穩定 北美航線支撐成長

儘管美國取消中港地區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政策,影響部分電商貨量,但整體貨運需求仍維持穩定。桃園機場2025年第一季貨運量達56.9萬噸,北美航線需求年增7.3%。

華航與長榮航的貨運營收占比分別為29%與31%,北美市場的穩定需求有助於抵銷政策變動帶來的衝擊。長榮航空也表示,若中國貨量下降,將調整艙位至東南亞市場,以維持運力效益。

桃園航空城建設推進 提升整體運能

桃園航空城計畫持續推進,作為北台灣交通與經濟樞紐,航空城總面積達4500公頃,預估總投資金額達5000億元,未來可望創造7兆元經濟產值。星宇航空與DHL等企業已進駐,並規劃建設旅館、辦公室與商場等設施,進一步提升桃園機場的旅運與貨運處理能力。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