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加劇:軍事行動與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引發的經濟緊張

印度和巴基斯坦目前處於緊張對峙狀態,印度於5月7日發動「辛杜爾行動」,目標是巴基斯坦和巴基斯坦管轄的克什米爾的疑似恐怖分子據點。巴基斯坦譴責這些襲擊是「戰爭行為」。同時,印度試圖阻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巴基斯坦提供70億美元的貸款,理由是擔心恐怖主義資金籌措。這場衝突發生在印度管轄的克什米爾帕哈爾甘姆發生致命襲擊之後,該襲擊被歸咎於一個以巴基斯坦為基地的組織。兩國的核能力阻止了全面戰爭,但緊張局勢依然高漲,經濟和外交壓力加劇了局勢的動盪。
重點更新
05/08 16:31
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加劇:軍事行動與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引發的經濟緊張
印度和巴基斯坦目前處於緊張對峙狀態,印度於5月7日發動「辛杜爾行動」,目標是巴基斯坦和巴基斯坦管轄的克什米爾的疑似恐怖分子據點。巴基斯坦譴責這些襲擊是「戰爭行為」。同時,印度試圖阻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巴基斯坦提供70億美元的貸款,理由是擔心恐怖主義資金籌措。這場衝突發生在印度管轄的克什米爾帕哈爾甘姆發生致命襲擊之後,該襲擊被歸咎於一個以巴基斯坦為基地的組織。兩國的核能力阻止了全面戰爭,但緊張局勢依然高漲,經濟和外交壓力加劇了局勢的動盪。
衝突與核威懾的歷史回顧
自1947年分治以來,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經打了四場戰爭,其中三場是為了爭奪克什米爾這一有爭議的地區。最近的一次全面衝突發生在1999年的卡吉爾戰爭。自從兩國在1998年成為宣告的核大國以來,相互確保毀滅的威脅成為了防止大規模戰爭的強大威懾力量。
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資料,印度擁有大約180枚核彈頭,而巴基斯坦則擁有約170枚。兩國都開發了一系列的運載系統,包括短程、中程和遠程彈道導彈。印度的核政策基於“不首先使用”原則,而巴基斯坦則未採取此立場,反而保留戰術核武器作為對常規軍事入侵的威懾。
安全分析師賽義德·穆罕默德·阿里指出,兩國“有意地發展”其武庫,以確保在核交換事件中相互毀滅。這種戰略平衡防止了全面戰爭的升級,即使在如2019年普爾瓦馬-巴拉科特事件和當前對峙等嚴重危機中也是如此。
辛杜行動與帕哈爾甘襲擊
最新的升級始於4月22日在印度管轄的克什米爾帕哈爾甘發生的致命襲擊,槍手殺死了至少26名遊客。印度將襲擊歸咎於一個巴基斯坦基地的激進組織,稱其在巴基斯坦軍方的支持下運作。巴基斯坦否認任何參與。
作為回應,印度於5月7日發起了“辛杜行動”,針對巴基斯坦和巴基斯坦管轄的克什米爾的九個地點。根據印度軍方官員的說法,這些打擊是“集中、適度且不升級的”,僅針對“恐怖主義基礎設施”。印度上校索菲婭·庫雷希表示,該行動旨在避免平民傷亡和非軍事設施的損壞。
然而,巴基斯坦報告稱有31人被殺,其中包括平民,並將這些打擊描述為對其主權的侵犯。據報導,其中一個目標是一座水電大壩,這進一步加劇了緊張局勢,尤其是在印度最近暫停了印度河水條約——一項治理兩國間水資源共享的數十年協議之後。
巴基斯坦的回應與升級風險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卡瓦賈·阿西夫表示,該國“試圖避免”全面戰爭,但警告說,任何進一步的侵略都將遭到“全國力量範圍內的全力反擊”。這種語言被一些分析師解讀為隱晦的核威脅,突顯了當前局勢的易變性。
巴基斯坦軍方已經疲於應對俾路支省和阿富汗邊境的叛亂。然而,政府面臨國內壓力,要求對印度的打擊作出回應,尤其是考慮到襲擊的規模和深度——其中一些襲擊達到了距拉合爾30英里的地方,這是一個主要的城市中心。
印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外交攻勢
雖然軍事緊張局勢佔據了頭條新聞,印度也在經濟領域展開了一場平行的運動。5月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執行董事會計劃審查巴基斯坦在擴展基金機制下獲得70億美元貸款的資格。印度正式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新考慮這筆款項的發放,理由是巴基斯坦將國際金融援助轉用於支持其軍事和激進代理人。
印度外交部長維克拉姆·米斯里表示,“巴基斯坦數十年來一直對印度進行跨國恐怖主義”,並敦促國際社會在提供財政支持之前“看清楚”。印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執行董事預計將在董事會會議上提出這一立場。
印度的外交推動時機——就在辛杜行動之後的幾天——增加了其論點的分量。印度官員還暗示將遊說其他潛在的援助捐助者重新考慮對巴基斯坦的支持。
經濟和戰略影響
巴基斯坦目前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外匯儲備減少,通脹高企,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被視為穩定該國經濟和資助基本公共服務的關鍵。貸款的延遲或拒絕可能加劇巴基斯坦的金融不穩定。
同時,印度已採取額外措施在經濟與文化孤立巴基斯坦。它已切斷貿易關係,禁止巴基斯坦藝術家和運動員在印度平台上出現,並退出了印度河水條約。這些措施雖然是非軍事性的,但也是對伊斯蘭堡施加多方面壓力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
核威懾的角色
儘管緊張局勢加劇,但兩國迄今為止避免了涉及其武裝部隊的直接軍事對抗。分析人士將這種克制歸因於核武器的存在,這些武器對升級行為具有強大的威懾作用。
然而,兩國核政策的保密性——特別是巴基斯坦缺乏不首先使用政策——增加了不可預測性。誤判的風險仍然很高,尤其是在跨境打擊和報復性言論的背景下。
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資料,印度的核威懾主要針對巴基斯坦和中國,包括移動陸基導彈和潛射系統。在中國的協助下,巴基斯坦開發了一系列可移動的短程和中程導彈,能夠打擊印度城市和軍事設施。
國際反應
國際社會對不斷升級的衝突表示關切。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表示,他正在“密切監視局勢”,而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稱襲擊是“可恥的”,並表示希望迅速解決。
伊朗外交部也發表聲明,敦促兩國緩和局勢並重返對話。同時,標普全球等信用評級機構警告說,持續的敵對行為可能會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國家信用評級產生負面影響。
References
- What are India and Pakistan’s military and nuclear capabilities?
- Tensions escalate as Pakistan calls India's operation 'an act of war'
- India to put forward position on Pakistan's loans at next IMF board meet
- "Those bailing out Pakistan should see clearly", says Foreign Secretary as India prepares to present case at IMF board meeting
- India-Pakistan face-off: Nuclear expert draws up likely scenarios as war clouds gather
- India-Pakistan Tensions May Impact Credit Ratings, Warns S&P Global
- India and Pakistan don’t fight wars like other countries. Here’s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