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與SEC會議後提交ETHA與IBIT修訂版,加密ETF申請進展邁出新一步

台灣加密貨幣21小時前
貝萊德與SEC會議後提交ETHA與IBIT修訂版,加密ETF申請進展邁出新一步

2025年5月9日,貝萊德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加密貨幣工作小組舉行會議,討論加密資產監管。會後,貝萊德提交了以太坊現貨ETF(ETHA)和比特幣現貨ETF(IBIT)的修訂版申請,新增實物創建與贖回機制,並在IBIT中揭露量子計算風險。這顯示貝萊德在推進加密資產產品合規進程中,與監管機構保持密切溝通。

重點更新

21小時前

貝萊德與SEC會議後提交ETHA與IBIT修訂版,加密ETF申請進展邁出新一步

2025年5月9日,貝萊德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加密貨幣工作小組舉行會議,討論加密資產監管。會後,貝萊德提交了以太坊現貨ETF(ETHA)和比特幣現貨ETF(IBIT)的修訂版申請,新增實物創建與贖回機制,並在IBIT中揭露量子計算風險。這顯示貝萊德在推進加密資產產品合規進程中,與監管機構保持密切溝通。

貝萊德與SEC會議:聚焦加密資產監管核心議題

2025年5月9日,貝萊德的監管事務、數位資產與法律合規團隊與SEC加密貨幣工作小組進行會談。此次會議涵蓋多項與數位資產相關的關鍵議題,包括:

  • 數位資產產品介紹:貝萊德展示了其現有與擬議中的加密資產產品,包括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iShares Ethereum Trust(ETHA)以及BlackRock USD Institutional Digital Liquidity Fund(BUIDL)。
  • 質押(Staking)機制:雙方討論了如何在現行監管架構下處理具備質押功能的交易所交易產品(ETP),並探討其對投資人收益與產品設計的潛在影響。
  • 資產代幣化(Tokenization):會議中探討了如何在聯邦證券法規下推動傳統資產的代幣化,並考慮其在資本市場中的應用潛力。
  • ETF核准標準與選擇權設計:貝萊德與SEC就加密貨幣ETP的核准標準進行技術性討論,涵蓋持倉與行使限額、底層資產流動性門檻等議題,並建議建立過渡性監管框架以因應市場發展。

此次會議延續了雙方自4月1日以來的持續對話,顯示貝萊德積極參與政策制定過程,並尋求在監管明確化前推動產品設計與申請進程。

ETHA與IBIT修訂申請:新增實物創建/贖回條款

會議結束後,貝萊德迅速提交了ETHA與IBIT的修訂版S-1申請文件。根據彭博社ETF分析師James Seyffart的說法,ETHA的主要變更為新增「在SEC批准情況下允許實物創建與贖回」的條款。這意味著,若獲得監管機構同意,ETF的份額將可透過實際的以太幣(ETH)進行申購與贖回,而非僅限於現金模式。

IBIT方面,除了早前已納入實物贖回語言外,此次修訂還新增了有關「量子計算風險」的揭露內容,反映出貝萊德對潛在技術風險的重視與合規透明度的提升。

實物創建/贖回機制在ETF市場中被視為提升交易效率與降低成本的關鍵設計。以黃金ETF為例,多數發行商採用實物模式,能更有效地反映市場價格並減少套利空間。若加密ETF能實現類似機制,將有助於提升其市場競爭力與流動性。

加密ETF市場背景與貝萊德的角色

貝萊德作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高達11.58兆美元,其在加密ETF領域的動作備受市場關注。截至目前,IBIT的資產規模已達629億美元,而ETHA則為26億美元。根據Coinpedia報導,自推出以來,IBIT累計淨流入資金約440億美元,ETHA則為42億美元。

在比特幣現貨ETF的申請歷程中,過去多家資產管理公司曾與SEC交涉多年未果,直到貝萊德於2023年中加入戰局,才促成監管機構對現貨ETF的態度轉變。如今,貝萊德再度推進ETHA與IBIT的修訂申請,顯示其持續深化在數位資產領域的佈局。

此外,貝萊德也積極探索資產代幣化的應用。近期該公司計畫與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合作,將其規模達1500億美元的貨幣市場基金透過分布式帳本技術(DLT)進行代幣化,進一步實現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的融合。

加密ETF監管環境持續演進

根據CryptoSlate與Watcher.Guru報導,SEC目前正面臨超過70件加密ETF申請案的審查壓力。雖然SEC主席Paul Atkins對擴大加密產品核准持開放態度,但仍強調需確保市場完整性與投資人保護。

在此背景下,貝萊德與SEC的持續對話不僅有助於推動其自家產品的進展,也可能對整體加密ETF市場的監管標準產生示範效應。此次會議中,貝萊德亦建議SEC考慮在正式立法前,先行制定過渡性監管準則,以因應市場快速變化。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