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家庭於母親節透過開放式收養的四名孩子向親生母親表達敬意

一個領養家庭透過向養母和生母致敬來慶祝母親節。在七年間,這對夫妻透過開放式收養收養了四個孩子,允許與生母家庭保持聯繫。每個母親節,他們都會寄卡片給生母,尊重每個孩子的意願。養母強調開放和尊重,拒絕保密以促進身份認同和歸屬感。她將這一天視為對孩子生命中所有母親角色的讚頌,強調在開放式收養中相互尊重和透明的重要性。
一個透過開放式收養建立的家庭
這對夫妻在七年內收養了四個孩子,他們將開放式收養作為家庭結構的基礎。與封閉式收養不同,開放式收養允許生母家庭和收養家庭之間持續的溝通。這可以包括從信件和電子郵件到面對面的探訪,具體取決於所有相關方的舒適程度和協議。
在這個家庭的情況下,每次收養都包括與生母家庭的某種形式的聯繫。開放程度各不相同,但指導原則始終如一:透明和尊重。養母解釋說,他們的家是一個沒有秘密的地方,因為秘密會導致羞愧。相反,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出身和將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人。
在母親節尊重所有母親
在這個家庭中,母親節是一個多層次的慶祝活動。每年,家庭都會選擇賀卡寄給孩子們的生母。孩子們可以選擇簽名或不簽名,這取決於他們的舒適程度。養母有時會自己簽名,以一位母親的身份寫給另一位母親。
這種做法不是出於義務,而是提供每個孩子一個真實表達自我的空間。她說:「我尊重收養是相當複雜的,我的孩子們不會因為有一個節日就被迫表現出母愛的感覺。無論我的孩子們在母親節有什麼感受,都是完全合理的。」
養母強調,她不覺得需要與孩子們的生母競爭。相反,她將這一天視為一個機會,來尊重所有在孩子們生活中扮演母親角色的女性。「在母親節,所有的母親——以及那些扮演母親角色的人——都有空間。」她說。
建立在相互尊重上的關係
這個家庭對開放式收養的態度植根於對孩子的相互尊重和共同的愛。養母對生母充滿敬意,形容她們的故事如同聖物,她們的身份是私密的——這不是因為羞愧,而是出於尊重。「這些女性生下了我的孩子,她們的DNA流淌在我孩子的血脈中。」她說。
她也拒絕將養父母置於崇高地位的觀念。當陌生人讚揚她收養「有需要」的孩子時,她會迅速糾正他們:「我們,作為父母,是幸運的。畢竟,我們有榮幸成為他們的第二個和養育的家庭。」
探索開放式收養的複雜性
開放式收養並非沒有挑戰。養母承認這個過程往往是一個「邊做邊學」的經驗,需要謙遜、優雅和清晰的溝通。界限和期望必須得到相互同意,並隨著關係的發展而重新審視。
儘管有複雜性,這個家庭相信開放能夠賦予他們的孩子力量。「一個常見的誤解是,我的孩子因為能夠與生母溝通而感到困惑。這完全不是真的。」她說。「我們認為,通過給予他們應有的信息和接觸,我們賦予了孩子們力量。」
一個沒有秘密的家
從每個孩子被抱在懷裡的那一刻起,養父母就公開談論收養和生身家庭的角色。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了解到他們有兩個家庭,兩者都很重要。這種開放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旨在培養身份認同和歸屬感。
養母回憶起一個感人的時刻,當她的長子滿九個月時——這與他和生母在一起的時間一樣長。「這個啟示讓我流下了眼淚。」她說。「我對每個孩子的生母只有愛和尊重。」
包容性慶祝的典範
這個家庭對母親節的包容性慶祝為養育家庭如何尊重母親角色的多樣性提供了一個典範。通過承認養母和生母的貢獻,他們創造了一個所有母親角色都被重視的空間。
他們的故事展示了當開放式收養以尊重和透明的方式進行時,如何能夠促進有意義的關係,讓所有參與者——尤其是孩子——受益。在他們的家中,母親節不是選擇一位母親而非另一位,而是承認構成孩子故事的多層次和相互關聯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