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精神科專家識別出幸福的伴侶為以維持長久關係所避免的5種行為

美國其他5小時前
哈佛大學精神科專家識別出幸福的伴侶為以維持長久關係所避免的5種行為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科醫生 Jacqueline Olds 博士和 Richard Schwartz 博士,擁有近 50 年的婚姻和超過 40 年的臨床經驗,他們指出最快樂的伴侶會避免的五種行為:拖延道歉、在公開場合貶低對方、對陌生人比對伴侶更好、不給予讚美,以及等待對方先主動。他們的見解強調有意圖的溝通、日常的善行和責任感是成功關係的關鍵,這與關於關係動態的研究以及同理心和積極傾聽的重要性一致。

1. 他們不會拖延道歉

在關係中最常見的陷阱之一就是在爭執後拖延或避免道歉。根據Olds和Schwartz博士的說法,最幸福的伴侶明白,受傷的感覺停留得越久,重新連接就越困難。他們承認:「很容易會想要生悶氣,但重要的是在那些受傷的感覺變得僵化之前道歉。」

重要的是,他們警告不要使用轉移責任的假道歉,例如「我很抱歉你有這種感覺。」這些話聽起來可能像是和解,但往往會使對方的情感無效。相反,有效的道歉涉及真正的責任感——承認自己的行為及其影響。這種方法不僅能緩解緊張,還能促進信任和情感安全。

2. 他們不會在公開場合貶低對方

即使在看似微不足道的時刻——例如在晚宴上糾正伴侶的故事——幸福的伴侶也會抵制以犧牲伴侶尊嚴為代價的「正確」衝動。治療師解釋說:「我們發現,即使他們的故事不完全準確,從整體來看,不貶低他們更為重要。」

這種克制反映了對關係的更深層次的尊重。即使是出於好意的公開糾正,也可能讓人感到背叛。它們會微妙地侵蝕伴侶被支持和重視的感覺。相反,最幸福的伴侶優先考慮團結和相互尊重,選擇在私下解決小錯誤,如果有必要的話。

3. 他們不會對陌生人比對伴侶更好

治療師指出,治療會話中反覆出現的抱怨是:「你對其他人比對我好。」這種動態通常源於一種誤導的信念,即真實性意味著在家中放下所有過濾器。但Olds和Schwartz博士認為這種理由是錯誤的。「以真實自我為名放棄對伴侶的善意和愛意,並不會導致更真誠的關係——只會導致更惡劣的關係。」

換句話說,善良不應該只留給同事和熟人。最幸福的伴侶有意識地努力將同樣的禮貌、耐心和溫暖延伸給伴侶,正如他們對待其他人一樣。這並不意味著不真誠——這意味著選擇在最重要的人面前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4. 他們不會把讚美藏在心裡

隨著時間的推移,伴侶可能會陷入假設對方已經知道他們的感受的陷阱。但未表達的欣賞可能會導致情感距離。治療師分享:「有很多次我們認為對方做的事情非常棒,但因為我們在一起很久了,所以沒有說出來。」

最幸福的伴侶養成了表達欽佩和感激的習慣。具體而真誠的讚美——無論是關於伴侶的體貼、韌性還是幽默感——都能加強情感親密。這些肯定是愛與尊重的日常提醒,幫助伴侶即使在困難時期也能保持聯繫。

5. 他們不會等對方先行一步

也許最具破壞性的行為是最幸福的伴侶避免的情感對峙遊戲——等待對方在衝突後主動和解。Olds和Schwartz博士將其描述為「情感上的對峙遊戲」,雙方都在對方讓步之前拒絕表達愛意或善意。

這種方法往往會適得其反,造成僵局,加深怨恨。相反,最幸福的伴侶會主動採取措施重建聯繫。他們建議:「試著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為他們做他們最喜歡的飯菜。提醒自己他們有多喜歡它,並真正享受花時間為他們精心製作。」

通過主動,即使是小事,伴侶也能創造一個滋養的環境,讓愛重新萌芽。這種心態將重點從贏得爭論轉移到維護關係上。

親密和溝通背後的科學

這些見解與關於關係動態的更廣泛心理學研究一致。研究表明,互惠的自我揭露——以平衡的方式分享個人想法和感受——促進親密和相互喜愛。心理學家Arthur Aron及其同事開發的著名「增進親密的36個問題」練習,展示了結構化、脆弱的對話如何加深伴侶之間的情感聯繫。

此外,人際神經生物學的研究表明,良好整合的心智——平衡情感調節、同理心和自我意識——有助於更健康的關係。參與促進聯繫的共同活動的伴侶,如有意義的對話或合作活動,往往報告更高的關係滿意度。

溝通是基石

最終,最幸福的關係並非沒有衝突。相反,它們的特點是伴侶如何處理衝突——以同理心、謙遜和修復的承諾。正如Olds和Schwartz博士強調的那樣,「不僅僅是你說什麼,還有你怎麼說。」語氣、時機和意圖都很重要。

避免有毒的語句,如輕蔑或諷刺的言辭,是至關重要的。這些表達往往會加劇緊張並中斷對話。相反,健康的溝通包括積極傾聽、確認和願意理解對方的觀點——即使你不同意。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