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升溫:美國對中國徵收104%關稅生效,美股劇烈震盪;中國啟動降準降息應對

2025年4月9日,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總稅率104%的關稅生效,升級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導致全球市場波動。美股當日大幅波動,道瓊指數下跌320點。中國政府迅速應對,採取人民幣貶值、降準降息及穩房市政策以穩定經濟。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摩根大通將衰退機率上調至60%。
重點更新
04/08 22:09
美中貿易戰升溫:美國對中國徵收104%關稅生效,美股劇烈震盪;中國啟動降準降息應對
2025年4月9日,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總稅率104%的關稅生效,升級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導致全球市場波動。美股當日大幅波動,道瓊指數下跌320點。中國政府迅速應對,採取人民幣貶值、降準降息及穩房市政策以穩定經濟。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摩根大通將衰退機率上調至60%。
美國加徵104%關稅正式生效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若中國未在4月8日前撤回對美國商品的34%報復性關稅,美方將加徵額外50%關稅。由於中方未讓步,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於4月8日確認,美國將自美東時間4月9日凌晨12時01分起,對中國商品徵收總稅率達104%的關稅。
這一稅率包括先前已實施的20%關稅、3月初新增的34%對等關稅,以及此次新增的50%懲罰性關稅。李威特表示:「當美國被打,總統會更用力回擊。」她強調,川普政府不會對中國提供任何豁免,並將優先與日本、南韓等盟友進行貿易談判。
美股劇烈震盪,道瓊指數下跌320點
關稅消息引發市場劇烈波動。4月8日,美股開盤強勁,道瓊工業指數一度暴漲1,461點,創下3.85%的漲幅,但隨後急轉直下,終場下跌320.01點,收在37,645.59點,為2020年4月以來最大單日反轉。
標準普爾500指數盤中漲幅達4.05%,最終下跌1.57%,收在4,982.77點;那斯達克指數則從盤中高點下跌超過700點,終場下跌335.35點,跌幅2.15%,收在15,267.91點。反映中國概念股的金龍指數重挫5.05%,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3.57%。
科技股首當其衝,蘋果股價重挫4.98%,市值跌至2.59兆美元,失去全球市值第一寶座。微軟則以2.64兆美元市值重登榜首。
中國啟動應對措施:降準、降息與穩房市
面對美方關稅壓力,中國政府迅速展開應對。中國人民銀行於4月8日設定的人民幣中間價跌破7.2元,為2023年9月以來最低,顯示官方容忍人民幣貶值以緩解出口壓力。
彭博經濟學家預期,中國央行將於4月內降息10個基點至1.4%,並降準1碼至9.25%。此外,全年內可能進一步實施兩次降準與一次降息,以釋放流動性、支持信貸擴張。
財政政策方面,北京當局已將2025年廣義財政赤字率提高至8.0%,並加快執行預算內的刺激措施,包括促進消費、支持出口企業與穩定資本市場。
穩房市成為政策重點
房地產市場作為中國內需的關鍵支柱,也成為政策發力重點。多個城市如武漢、昆明、重慶與蘇州,正研究推出新一輪房市支持政策,包括:
- 放寬限購與限售政策;
- 降低首付比例與房貸利率;
- 推動城中村改造與收儲計畫;
- 降低交易成本與鼓勵多元化住房供應。
平安證券分析指出,住房消費為中國最大消費項目,地產投資亦為投資主力,穩房市對穩經濟至關重要。國金證券則預期,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將成為政策加碼的關鍵節點。
全球市場動盪與經濟衰退憂慮升溫
美中貿易戰升溫引發全球市場連鎖反應。布蘭特原油價格下跌至每桶62.82美元,創四年新低;美元走弱,VIX恐慌指數一度飆升至57.52。亞洲股市亦受波及,台股於4月7日暴跌逾2,000點,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點。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摩根大通將2025年全球經濟衰退機率上調至60%。防禦型股票表現明顯優於週期性股票,顯示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正在加劇。
References
- 美陸「掐喉戰」!陸未撤34%關稅 美對陸徵104%關稅
- 道琼斯指数大涨1461点後 闭市竟跌320点 - 9点股票
- 美開徵中國104%關稅!美股開盤強勁後翻黑 標普4.05%漲幅全蒸發
- 彭博:北京當局4月可能降準降息 | 大陸政經 | 兩岸 | 經濟日報
- 陸穩房市 擬再推刺激政策 | 大陸政經 | 兩岸 | 經濟日報
- China traders boost monetary easing bets as tariffs roil markets
- China's Property Market: Is an Inflection Point Near?
- China vows to ‘fight to the end’ if Trump raises tariffs to 104%
- China says it will 'fight to the end' after Trump threatens to impose still more tarif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