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跡象:港股恒指升1.74%,科技股領漲,人民幣與風險貨幣齊揚

2025年5月2日,中美貿易局勢緩和跡象促使全球金融市場回暖。中國商務部評估美方關稅談判建議,港股恒生指數上漲385點,升幅1.74%,科技股領漲。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值近500點,澳元與紐元同步走強。美元指數下跌0.2%,顯示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儘管如此,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前景仍保持審慎,因中美近期經濟數據顯示成長放緩。
重點更新
05/02 10:02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跡象:港股恒指升1.74%,科技股領漲,人民幣與風險貨幣齊揚
2025年5月2日,中美貿易局勢緩和跡象促使全球金融市場回暖。中國商務部評估美方關稅談判建議,港股恒生指數上漲385點,升幅1.74%,科技股領漲。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值近500點,澳元與紐元同步走強。美元指數下跌0.2%,顯示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儘管如此,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前景仍保持審慎,因中美近期經濟數據顯示成長放緩。
中美釋出談判訊號 市場情緒回暖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在5月初出現明顯緩和跡象。中國商務部於5月2日首度正面回應美方關稅談判提議,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層多次表態,表示願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並強調「正在進行評估」。這一表態被市場解讀為雙方可能重啟談判的積極信號。
美方方面,美國財政部長與白宮經濟顧問均表示對中國近期取消部分對美關稅表示歡迎,並指出雙方已進行非正式接觸。中國則在未公開的情況下,編制了一份豁免125%關稅的美國商品白名單,並取消了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的高額關稅,包括乙烷、藥品與飛機發動機等。
這些舉措雖未構成正式協議,但已足以提振市場信心。彭博社指出,這是自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宣布提高關稅以來,雙方首次出現實質性溝通的跡象。
港股強勢反彈 科技股領漲
受中美貿易談判可能重啟的消息激勵,港股5月2日強勢反彈。恒生指數全日收報22,504.68點,上漲385點,升幅達1.74%。恒生科技指數表現更為亮眼,收漲3.08%,報5,244點。
科技股成為當日領漲主力,小米上漲超過6%,阿里巴巴漲近4%,騰訊、京東、美團等大型科技股亦普遍上漲2%至3%。新能源車股亦表現強勁,零跑汽車因四月銷量領先新勢力車企,上漲超過7%。醫藥外包概念股(CXO)如藥明康德亦因業績亮眼而大漲逾7%。
儘管當日為中國大陸「五一」長假後首個交易日,缺乏內地資金「北水」參與,港股成交額仍達1,337.28億港元,顯示市場交投熱絡。
人民幣與風險貨幣齊揚 美元指數回落
在中美貿易局勢緩和的背景下,人民幣與多種風險貨幣同步走強。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單日升值近500點,突破7.23關口,觸及3月20日以來新高7.2519,漲幅約0.7%。
與中國貿易關係密切的澳元與紐元亦應聲上漲。澳元在亞洲交易時段上漲0.5%至0.6412美元,紐元上漲0.4%至0.5932美元。這兩種貨幣常被視為人民幣的代理貨幣,其走勢反映市場對中國經濟與貿易前景的信心回升。
相對地,美元指數當日下跌0.2%,儘管如此,美元仍有望連續第三週上漲,反映市場對美國資產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復。新加坡貨幣分析師Alvin Tan指出:「美元在關稅措施實施後曾遭重創,現在市場正在恢復正常。」
市場風險偏好回升 但經濟基本面仍存隱憂
儘管市場情緒回暖,但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前景仍保持審慎。中國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0,顯示製造業活動萎縮。中國國家統計局指出,外部環境急劇變化對經濟造成壓力,政府將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
美國方面,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下滑0.3%,顯示經濟成長動能放緩。川普政府的高額關稅政策已開始對消費與企業支出產生壓力,市場對通膨與經濟衰退的擔憂仍未消除。
此外,日元作為避險貨幣,在風險情緒回升下走弱,兌美元跌至145.17。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並下調經濟成長預期,顯示其對全球貿易局勢仍持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