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報告:2025年美中貿易緊張升溫,美股承壓,非美市場表現穩健

台灣財經05/08 02:00
高盛報告:2025年美中貿易緊張升溫,美股承壓,非美市場表現穩健

2025年全球股市因地緣政治和政策不確定性動盪。高盛報告指出,美中貿易緊張和川普政策對美股施壓,市場擔憂經濟衰退。聯準會主席鮑爾不急於降息,美元走強影響資金流向。非美股市因估值和政策支撐表現穩健,成為投資焦點。

重點更新

05/08 02:00

高盛報告:2025年美中貿易緊張升溫,美股承壓,非美市場表現穩健

2025年全球股市因地緣政治和政策不確定性動盪。高盛報告指出,美中貿易緊張和川普政策對美股施壓,市場擔憂經濟衰退。聯準會主席鮑爾不急於降息,美元走強影響資金流向。非美股市因估值和政策支撐表現穩健,成為投資焦點。

美中貿易緊張升溫,衝擊美股表現

高盛報告指出,2025年初市場對美國資產持樂觀態度,但隨著川普政府於4月9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中國亦以125%的報復性關稅回應,市場情緒急轉直下。這一輪關稅升級導致美國科技股大幅回調,標普500指數在短期內跌幅超過10%,引發全球風險資產同步下挫。

根據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的分析,標普500成分企業約有7%的年營收來自中國,約合1.2兆美元。若美中「脫鉤」持續,將對企業獲利造成重大打擊。高盛預估,美國關稅稅率將上升16個百分點,對企業成本與消費者價格構成壓力。

川普政策引發衰退預期,市場結構轉變

川普政府的貿易與財政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市場波動。高盛指出,川普提出的「解放日」政策與對聯準會的降息施壓,反而引發市場對政策連貫性與經濟前景的疑慮。聯準會主席鮑爾在5月初的記者會中表示,若高關稅持續,可能導致經濟成長放緩、通膨上升與失業率攀升。

儘管川普呼籲降息,聯準會仍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4.25%至4.5%區間不變,並持續執行每月500億美元的量化緊縮(QT)計畫。鮑爾強調,僅憑疲軟的調查數據不足以促使預防性降息,政策將依據實質經濟數據調整。

美元指數走強,資金流向轉變

在聯準會維持鷹派立場的背景下,美元指數(DXY)於5月初上漲0.4%,至99.614,兌日圓升值1%,至143.84,打破連續三日跌勢。歐元兌美元貶值0.5%,至1.1313。高盛指出,美元實質價值已高於長期平均近兩個標準差,若歷史重演,美元可能面臨25%至30%的貶值壓力。

此外,根據Goldman Sachs的估算,自3月以來,外國投資者已拋售630億美元的美國股票,歐洲投資者為主要賣方。儘管如此,美股仍展現一定韌性,顯示資金流動與市場表現之間的脫鉤現象。

非美股市表現優於美國,估值與政策成支撐

高盛報告指出,非美股市在2025年表現相對穩健,主要受惠於估值較低與政策環境改善。歐洲市場方面,德國財政政策轉向擴張,加上歐洲防禦類股自俄烏戰爭以來上漲超過400%,推動整體市場表現。亞洲市場則因中國科技產業競爭力提升與政策支持,吸引資金回流。

報告指出,儘管非美市場相對美國便宜,但與自身歷史相比估值並不特別低。若全球經濟進一步放緩,非美市場仍可能面臨獲利下修壓力。高盛預估,在溫和衰退情境下,企業獲利可能下滑約10%。

股市結構性風險浮現,估值與集中度成隱憂

高盛警告,全球股市結構性風險正在累積。美國市場長期由科技巨頭主導,股權集中度高,若科技股表現不佳,整體市場將面臨更大波動。2025年初,美國科技股因中國AI競爭與估值過高出現回調,拖累整體市場。

此外,週期性股票在近期反彈中表現強勢,但與經濟下行風險不符,顯示市場可能低估潛在風險。高盛指出,若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回落至18倍,股價可能較目前水準下跌20%。

投資建議:分散配置、關注估值均值回歸

高盛建議,投資人應強化資產配置的多元性,從區域、產業與因子等多維度進行再平衡。報告指出,傳統的投資原則如分散投資與估值均值回歸,在當前高估值與政策不確定性下更顯重要。

儘管美國股市長期表現不會太差,但與其他市場的回報差距可能縮小。高盛強調,投資人應關注硬數據變化與政策動向,避免過度依賴短期反彈訊號。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