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選出的教皇若望二十四世:選名展現對歷史的敬意與對教會延續的願景

美國其他05/08 02:32
新選出的教皇若望二十四世:選名展現對歷史的敬意與對教會延續的願景

2025年5月8日,天主教會宣布了第267任教宗,他選擇了若望二十四世這個名字,呼應了以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改革而聞名的若望二十三世的精神。這個自1963年以來未曾使用的名字,暗示著對開放、現代化和普世教會合一的承諾。這一選擇與最近的教宗名字不同,並可能延續教宗方濟各所設立的牧靈風格。教宗名字的選擇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通常反映新教宗對教會的期望方向。

重點更新

05/08 02:32

新選出的教皇若望二十四世:選名展現對歷史的敬意與對教會延續的願景

2025年5月8日,天主教會宣布了第267任教宗,他選擇了若望二十四世這個名字,呼應了以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改革而聞名的若望二十三世的精神。這個自1963年以來未曾使用的名字,暗示著對開放、現代化和普世教會合一的承諾。這一選擇與最近的教宗名字不同,並可能延續教宗方濟各所設立的牧靈風格。教宗名字的選擇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通常反映新教宗對教會的期望方向。

一個承載改革遺產的名字

選擇約翰二十四世這個名字,直接向約翰二十三世教宗致敬,他於1962年召開了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啟動了重大的改革,改變了現代天主教會。這些改革包括在彌撒中使用本地語言、增加與其他信仰的互動,以及重新關注平信徒在教會生活中的角色。

根據羅馬宗座額我略大學的歷史學家羅伯托·雷戈利神父的說法,教宗選擇的名字不僅僅是象徵性的——它是一種意圖的宣告。雷戈利告訴美聯社:“即便現在,我們正在等待新教宗,他將以什麼名字呈現自己,這將幫助我們理解他想要前進的方向。”

通過選擇約翰二十四世,新教宗似乎與開放、現代化和普世合一的遺產保持一致。這一決定也可能反映出他希望延續其前任教宗方濟各所設立的牧民和包容的基調。

教宗名字的傳統和意義

在當選教宗後採用新名字的傳統可以追溯到533年,當時出生名為墨丘利的約翰二世教宗改名以避免與羅馬神祇聯繫。自那時以來,這一做法演變成一種具有深刻象徵意義的行為,通常用來紀念聖人、前任教宗,或表示教會的新方向。

歷史上,約翰、額我略、本篤和庇護等名字是最常被選擇的。約翰這個名字已被23位歷任教宗使用,使其成為教宗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名字。最後一位使用這個名字的教宗約翰二十三世於2014年被教宗方濟各封聖,進一步鞏固了他在教會中的崇高地位。

曼哈頓大學宗教研究系主任娜塔莉亞·因佩拉托里-李強調了這一決定的分量:“在他們心靈的最深處,當他們開始秘密會議時,每個人都會帶著一個名字進入會議。”

有意識地打破最近的先例

選擇約翰二十四世標誌著與最近的教宗名字如方濟各、本篤和若望保祿的區別。2013年當選的教宗方濟各是第一位選擇從未使用過的名字的教宗,以紀念亞西西的聖方濟各,並表示一個專注於謙遜、關懷窮人和環境保護的教宗任期。

2005年當選的教宗本篤十六世選擇他的名字以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教會並努力治癒衝突造成的分裂的本篤十五世。若望保祿一世和若望保祿二世都向他們的前任致敬,反映了對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改革的延續和尊重。

相比之下,新教宗選擇約翰二十四世這個名字,復興了一個已經超過六十年未被使用的名字,這表明他有意努力重新連結梵蒂岡二世的精神及其對更新的強調。

被避免的名字

雖然約翰這個名字具有強烈的改革意涵,但其他歷史名字顯著地未被考慮。像烏爾班和諾森這些曾在早期世紀中常見的名字已不再受歡迎。因佩拉托里-李指出,特別是諾森這個名字,考慮到教會最近的虐待醜聞歷史,將是不明智的選擇。“我不認為這會是正確的選擇,”她說。

同樣地,彼得這個名字,雖然與第一位教宗和使徒有關,但出於尊重和避免與教會的奠基人物等同的假設,傳統上被避免使用。

名字的力量

新教宗名字的宣布通常是他意圖方向的第一個公開信號。當聖彼得廣場上的人群聽到“我們有教宗”這句話,隨後是選擇的名字,全球天主教社群開始解讀其含義。

雷戈利解釋說:“這將開啟一個新的時期,可能意味著他的計劃不符合任何前任的路線,因此是一個更個性化的計劃。”然而,通過選擇約翰二十四世,新教宗反而選擇將他的教宗任期植根於一個已建立且具有變革性的遺產中。

向世界傳遞的信息

約翰二十四世這個名字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致力於對話、改革,以及重新關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原則。雖然新教宗的完整議程將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中展開,但他的第一個行動——選擇一個名字——已經傳達了豐富的信息。

隨著教會展望未來,約翰二十四世這個名字既是對過去的致敬,也是對未來的潛在指引。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