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全球壓力下的戰略抉擇:人質營救與哈馬斯的瓦解

在加薩衝突持續十八個月後,以色列面臨戰略上的兩難。政府的目標是拯救在2023年10月7日被哈瑪斯劫持的人質,並摧毀哈瑪斯的基礎設施,同時避免重新佔領加薩地區。儘管在兩次停火中釋放了134名人質,軍事行動在國際批評聲中仍然繼續。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政府內部意見分歧,一些官員主張徹底摧毀加薩。人道危機惡化,190萬人流離失所,自2025年3月以來沒有獲得援助。國際組織批評以色列的行動,國內對持久衝突和缺乏明確戰略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
重點更新
05/08 16:31
以色列在全球壓力下的戰略抉擇:人質營救與哈馬斯的瓦解
在加薩衝突持續十八個月後,以色列面臨戰略上的兩難。政府的目標是拯救在2023年10月7日被哈瑪斯劫持的人質,並摧毀哈瑪斯的基礎設施,同時避免重新佔領加薩地區。儘管在兩次停火中釋放了134名人質,軍事行動在國際批評聲中仍然繼續。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政府內部意見分歧,一些官員主張徹底摧毀加薩。人道危機惡化,190萬人流離失所,自2025年3月以來沒有獲得援助。國際組織批評以色列的行動,國內對持久衝突和缺乏明確戰略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
人質救援:昂貴且難以實現的目標
人質的救援仍然是以色列戰爭行動的核心支柱。迄今為止,兩項主要的停火協議已經導致釋放了134名人質——2023年11月釋放了104名,在2025年1月又釋放了30名。然而,代價是高昂的。2024年8月,六具人質的遺體在拉法的隧道中被發現,在2025年1月又發現了兩具。許多這些人質在死亡前不久被確認仍然活著,這引發了對軍事行動的有效性和時機的質疑。
人質及失蹤者家庭論壇多次批評政府缺乏透明度。最近一起涉及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的妻子薩拉的事件引發了全國憤怒,她在公開提到剩下的24名活著的人質時低聲說了“少一點”。家庭指責政府隱瞞關鍵信息,未能優先考慮他們親人的安全返回。
軍事行動:戰術上的成果,戰略上的不確定性
儘管在2024年9月宣布拉法旅被擊敗,以色列國防軍(IDF)發現自己不得不反覆返回那些先前被認為“安全”的地區。僅在拉法就有超過40名士兵喪生,IDF繼續面臨伏擊和簡易爆炸裝置的威脅。高級軍事官員匿名承認,沒有外交策略,擊敗哈馬斯是不可能的。
軍隊在加沙的長期存在被比作以色列在1990年代對南黎巴嫩的佔領——一場沒有明確勝利的糾纏。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導致軍隊內部和公眾中出現越來越多的沮喪感。2024年5月,超過600名戰鬥士兵的父母向IDF參謀長赫茲爾·哈列維和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發出信函,敦促他們停止拉法行動。幾天後,80個人質家庭也發出了同樣的呼籲,警告進一步的入侵可能對人質來說是“死刑”。
政治領導:分裂且備受批評
內塔尼亞胡總理的政府在加沙的未來問題上嚴重分裂。雖然內塔尼亞胡在2024年1月最初表示以色列“無意永久佔領加沙”,但到2025年5月,他的語氣已經改變。他現在談論的是“持續存在”和“征服”該地區的計劃。財政部長貝扎萊爾·斯莫特里奇和內閣中的其他極右翼成員公開呼籲徹底摧毀加沙並強迫其人口流離失所。
戰略事務部長羅恩·德默作為國際談判中的關鍵人物,數月來保持沉默,招致公眾和媒體的批評。缺乏溝通只加深了對政府意圖的不確定感。
中左翼民主黨領袖雅伊爾·戈蘭指責內塔尼亞胡為了維持政治權力而延長戰爭。“這次行動的批准不是為了保護以色列的安全,而是為了拯救內塔尼亞胡及其極端主義者的政府,”戈蘭在5月5日寫道。
國際反對和法律挑戰
以色列不斷演變的戰略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聯合國、歐盟以及英國和法國政府批評了擬議的佔領和流離失所計劃。國際特赦組織將強迫流離失所和將援助武器化標記為潛在的戰爭罪和反人類罪。
法律審查也在加強。國際刑事法院(ICC)在2025年2月駁回了以色列對其管轄權的挑戰,國際法院(ICJ)在2024年5月發出裁決,譴責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與此同時,有報導稱,美國和以色列曾接觸蘇丹、索馬里和敘利亞,作為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的潛在安置地點——這些提議迅速被這些政府拒絕。
人道危機和平民流離失所
加沙的人道局勢急劇惡化。截至2025年5月,加沙210萬居民中近190萬人已經流離失所。自第二次停火崩潰以來,自3月1日起,該地區未收到任何人道援助。以色列政府已接管援助管理,但批評者認為這只會加劇危機。
以色列官員的聲明表明,長期計劃是將人口集中在加沙南部並鼓勵“自願”移民。斯莫特里奇設想了一個“完全被摧毀”的加沙,其居民“完全絕望”並尋求離開。內塔尼亞胡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稱人口“將被轉移,以保護他們”,以色列軍隊“將不會進出”,而是無限期地駐留。
國內不滿和公眾疲憊不堪
在以色列,公眾意見日益分裂。雖然有些人支持政府的強硬立場,但其他人對持久的衝突感到厭倦。和平運動雖然被邊緣化,但重新獲得了關注。許多以色列人質疑戰爭是否改善了國家安全,還是僅僅加深了暴力循環。
軍隊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加上不斷上升的死亡人數和缺乏明確的退出策略,導致與過去失敗的佔領進行比較。政府拒絕闡明連貫的計劃只會加劇公眾的焦慮。
References
- On all fronts: Israel's fallen soldiers, and how they fell
- Israeli plan to occupy all of Gaza could open the door for annexation of the West Bank
- What does Netanyahu’s plan for ‘conquering’ Gaza mean for Israel, Palestine and their neighbours? Expert Q&A
- Israel’s forced displacement of Palestinians and its weaponisation of aid in Gaza may constitute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and war crimes
-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s Failure to Hold Israel Accountable
- Israel’s peace movement offers a ray of hope amid the pain of Gaza conflict
- Israel Wants to Kill Everyone in Gaza | Andy Worthington
- What’s Next for the Palestinian Diaspora After Gaza? | 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