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結束停火協議,加劇以色列對加沙俘虜問題的分歧,在戰爭持續進行中

美國政治8小時前
內塔尼亞胡結束停火協議,加劇以色列對加沙俘虜問題的分歧,在戰爭持續進行中

以色列首相班傑明·內塔尼亞胡於2025年3月結束停火,這一決定加劇了以色列內部對加沙59名以色列人質命運的分歧。該決定因降低人質獲釋的可能性而受到批評,並引發了抗議、軍隊內部的異議和政治內鬥。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19個月,面臨對其持續性及內塔尼亞胡動機的質疑。軍隊士氣低落,後備役軍人拒絕服役。公眾抗議突顯了戰爭對人類的影響以及政府對人質問題的忽視。內塔尼亞胡的聯合政府面臨壓力,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的批評也在增加。

重點更新

8小時前

內塔尼亞胡結束停火協議,加劇以色列對加沙俘虜問題的分歧,在戰爭持續進行中

以色列首相班傑明·內塔尼亞胡於2025年3月結束停火,這一決定加劇了以色列內部對加沙59名以色列人質命運的分歧。該決定因降低人質獲釋的可能性而受到批評,並引發了抗議、軍隊內部的異議和政治內鬥。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19個月,面臨對其持續性及內塔尼亞胡動機的質疑。軍隊士氣低落,後備役軍人拒絕服役。公眾抗議突顯了戰爭對人類的影響以及政府對人質問題的忽視。內塔尼亞胡的聯合政府面臨壓力,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的批評也在增加。

停火崩潰與人質命運

2025年3月,內塔尼亞胡政府突然結束了一項有望斡旋哈馬斯釋放剩餘以色列人質的停火協議。這一未經協商的決定遭到了人質家屬和反對派人士的廣泛批評,他們認為帶回親人的機會被犧牲在政治和軍事升級之上。

根據以色列政府的數據,仍有59名人質在加薩,其中24人確認活著,35人被宣告死亡。剩餘人質的狀況不明,進一步加深了公眾的焦慮。今年早些時候獲釋的前人質描述了囚禁期間的悲慘條件,包括飢餓和虐待,進一步推動了對談判而非軍事行動的呼籲。

軍事異議與後備役拒絕

戰爭的持續導致以色列國防軍(IDF)士氣明顯崩潰。包括空軍、海軍和摩薩德在內的精銳部隊最近幾周發表了一系列公開信,批評政府對戰爭的處理,並指責內塔尼亞胡將個人和政治利益置於國家安全之上。

後備役疲勞也成為一個重大問題。報導指出,越來越多的後備役人員拒絕報到,這並非出於意識形態反對,而是因為反覆部署導致的疲憊。雖然官方數據聲稱出勤率超過80%,但以色列廣播公司Kan報導實際數字可能接近60%。支持良心拒服兵役者的組織New Profile指出,拒絕服役的高峰通常緊隨政府有爭議的決策,例如終止停火。

公眾抗議與社會動盪

公眾的不滿已經蔓延到街頭。本月早些時候,數千名以色列人在特拉維夫的國防部外集會,抗議內塔尼亞胡決定徵召額外的60,000名後備役人員。示威者對戰爭的人員傷亡表示憤怒——超過52,000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其中許多是婦女和兒童——以及對人質被遺棄的感受。

分歧也蔓延到人質家屬,他們與議會中的極右翼政客越來越多地發生衝突。內塔尼亞胡基本上避免與這些家庭會面,進一步加劇了緊張關係。缺乏透明度和參與導致政府被指控將人質的困境擱置一旁,以支持軍事升級。

政治內鬥與聯盟壓力

內塔尼亞胡的戰爭策略不僅疏遠了公眾和軍隊,還在他自己的政府內部造成了裂痕。前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曾是堅定的盟友,但因優先考慮人質問題而決裂。加蘭特對戰爭的支持並不包括放棄談判,這使他與內塔尼亞胡產生分歧。兩人現在都面臨國際刑事法院因涉嫌戰爭罪而發出的逮捕令。

總理對極右翼聯盟夥伴的依賴進一步複雜化了局勢。這些政黨明確表示,任何不以徹底勝利為結束的戰爭——包括摧毀哈馬斯和併吞加薩——都將導致他們退出政府,可能會使內塔尼亞胡脆弱的聯盟崩潰。財政部長貝扎萊爾·斯莫特里奇公開呼籲徹底摧毀加薩並強制遷移其人口,這一立場引起了國際譴責。

國際批評與人道主義關切

國際社會對以色列最新的軍事計劃表示擔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沃爾克·圖爾克警告說,以色列擴大攻勢、併吞領土和驅逐加薩人口的策略威脅到加薩地區巴勒斯坦人的生存。圖爾克強調,這樣的行動可能會導致進一步的大規模流離失所、平民傷亡和基本基礎設施的破壞。

儘管有這些警告,以色列安全內閣最近批准了一項計劃,將在加薩建立永久軍事存在,直到所有戰爭目標實現為止。這包括摧毀哈馬斯和拯救人質,儘管批評者認為後者的目標已被降級。

國內不平等與法律挑戰

戰爭也重新引發了對超正統哈雷迪社區軍事服役豁免的辯論。以色列最高法院在2024年裁定,數十年來的豁免是非法的,但政府未能執行該裁決。內塔尼亞胡對哈雷迪政黨的依賴被認為是無所作為的原因,進一步加劇了世俗以色列人和多次服役的後備役人員的怨恨。

總理的法律麻煩為危機增添了另一層面。內塔尼亞胡目前因多項腐敗指控受審,這些指控可追溯到2019年。批評者認為,延長戰爭使他能夠轉移對這些訴訟的注意力,並避免對政府未能阻止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事件的政治問責。

分裂的國家

這些事態發展的累積效應是以色列社會的深刻分裂。查塔姆研究所的約西·梅克爾伯格教授指出,儘管以色列的分歧並不新鮮,但戰爭加劇了這些分歧。他說:“公共話語中充滿了毒性”,指出世俗和宗教社區之間,甚至宗教派別內部的裂痕不斷擴大。

戰爭的代價不僅體現在生命的損失和人質的扣押上,還體現在國家團結的侵蝕上。隨著後備役人員留在家中,家庭在街頭抗議,政治盟友變成對手,內塔尼亞胡的戰爭決策繼續使國家兩極分化。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