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中貿易戰升級引發市場動盪:美債暴跌、殖利率飆升,股市與美元齊跌

台灣財經04/09 10:11
2025年美中貿易戰升級引發市場動盪:美債暴跌、殖利率飆升,股市與美元齊跌

2025年4月9日,美中貿易戰升級,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104%關稅,中國以84%報復性關稅回應,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美國公債市場出現拋售,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4.5%,30年期超過5%,創1982年以來最大三日漲幅。美股與美元下跌,避險基金解除高槓桿基差交易部位引發債市崩跌,市場恐慌蔓延至全球債市與避險資產。美國公債需求疲弱,市場信心受創。

重點更新

04/09 10:11

2025年美中貿易戰升級引發市場動盪:美債暴跌、殖利率飆升,股市與美元齊跌

2025年4月9日,美中貿易戰升級,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104%關稅,中國以84%報復性關稅回應,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美國公債市場出現拋售,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4.5%,30年期超過5%,創1982年以來最大三日漲幅。美股與美元下跌,避險基金解除高槓桿基差交易部位引發債市崩跌,市場恐慌蔓延至全球債市與避險資產。美國公債需求疲弱,市場信心受創。

美中關稅對峙升級,市場信心動搖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9日凌晨正式實施對中國商品的104%累計關稅,涵蓋普徵20%、對等關稅34%與反報復關稅50%。中國隨即宣布自4月10日起,對美國商品加徵84%的報復性關稅。這場關稅對峙迅速引發全球市場恐慌,投資人紛紛撤出風險資產,尋求流動性。

然而,與過往不同的是,這次資金並未如預期湧入美國公債避險,反而出現大規模拋售。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這反映出投資人對美國財政穩定性與債務可持續性的深層疑慮。

美債遭遇歷史級拋售,殖利率飆升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短短三天內飆升超過60個基點,9日盤中一度觸及4.5%,創下2022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30年期公債殖利率更在三日內暴漲56個基點,突破5%大關,為2023年11月以來新高,並創下1982年以來最大三日漲幅。

根據《The Guardian》報導,這波殖利率飆升並非源自經濟基本面變化,而是市場出現「失序的清算」。Bianco Research創辦人Jim Bianco指出,這是一場由避險基金大規模解除「基差交易」(basis trade)部位所引發的流動性危機。

基差交易爆雷,槓桿平倉引發連鎖效應

所謂基差交易,是避險基金常用的一種策略,透過押注現金債券與期貨價格之間的微小差異來獲利。由於利潤空間有限,基金通常使用高槓桿操作,槓桿倍數可達50至100倍。當市場波動劇烈,這些部位可能因保證金追繳而被迫平倉,進而引發債市連鎖拋售。

阿波羅全球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斯洛克指出,目前基差交易的市場規模高達8,000億美元,且仍在擴大。一旦主經紀商提高保證金要求或收緊融資條件,避險基金將不得不大舉出售美債部位,造成市場流動性真空。

根據《Blocktempo》報導,這波基差交易的去槓桿化已導致10年期美債殖利率在兩日內暴衝近30個基點,30年期則單日飆升21個基點,堪比2020年3月疫情期間的市場踩踏。

債市恐慌蔓延至股市與匯市

美債暴跌的同時,美股也未能倖免。4月8日,道瓊工業指數下跌320點,跌幅0.8%;標普500指數下跌1.6%;那斯達克指數重挫2.2%;費城半導體指數更大跌3.57%。市場恐慌指數VIX飆升至疫情以來新高,顯示投資人風險厭惡情緒升溫。

美元亦遭拋售。美元指數(DXY)9日下跌至102.27,五日內跌幅達0.72%,一個月來累計下跌1.45%。美元兌日圓與歐元分別下跌0.67%與0.66%,即使面對亞洲市場股災,資金仍轉向日圓與瑞郎等傳統避險貨幣,顯示美元避險地位正遭質疑。

花旗銀行G10利率交易策略師Ben Wiltshire指出:「美國公債拋售可能預示著一種機制轉變,即美國公債已經不再是全球固定收益的避風港。」

拍賣需求疲弱,市場信心進一步受創

美國財政部本週進行的公債標售也反映出市場信心的崩潰。3年期國債標售中,直接投標人(包括中國與日本)僅購買6.2%,創五年新低。10年期與30年期公債的標售亦面臨承銷商被迫吞下大量剩餘債券的窘境,顯示市場對美債需求急劇下滑。

Columbia Threadneedle高級利率策略師Ed Al-Hussainy表示:「現在市場沒人想碰美債,大家只想趕快離場。」

全球市場連鎖反應,避險資產失靈

美國公債的劇烈波動也波及全球債市。日本3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至21年來新高,英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亦創下27年新高。市場對美國通膨與聯準會降息預期的重新評估,使得全球資金流向出現劇烈轉變。

避險資產如黃金也未能倖免。儘管金價一度因避險需求上升而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但隨著資金轉向現金,黃金價格亦出現回落。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