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影響有限:台灣航太供應鏈被看好

台灣財經04/16 03:20
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影響有限:台灣航太供應鏈被看好

2025年4月,中國政府命令國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並停止向美國企業採購飛機零件,作為對美國加徵145%關稅的反制措施。中國市場僅佔波音訂單的2.06%,影響有限。台灣航太供應鏈企業如長榮航太、亞航和豐達科因全球需求回升而被看好,股價上漲,顯示市場對其成長潛力的信心。

重點更新

04/16 03:20

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影響有限:台灣航太供應鏈被看好

2025年4月,中國政府命令國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並停止向美國企業採購飛機零件,作為對美國加徵145%關稅的反制措施。中國市場僅佔波音訂單的2.06%,影響有限。台灣航太供應鏈企業如長榮航太、亞航和豐達科因全球需求回升而被看好,股價上漲,顯示市場對其成長潛力的信心。

波音在中國市場的訂單現況

根據波音公司截至2025年3月底的官方數據,其總在手訂單為6,319架,其中來自中國航空公司與租賃公司的訂單僅130架,佔比約2.06%。這一比例遠低於過去的高峰期。2018年時,中國市場曾佔波音交付量的25%,但自當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後,中國已逐步降低對波音的採購量。2020年後,中國僅陸續採購28架波音飛機。

目前受影響的飛機約有10架波音737 MAX,原定交付給中國南方航空、國航與廈門航空,各自有2架等待交付。部分飛機停放於美國西雅圖波音工廠,另有部分已運抵中國舟山交付中心。由於中國於4月12日正式實施125%報復性關稅,這些飛機的交付將採個案審理,視付款與報關時間而定。

法人機構觀點:波音影響有限

多家法人機構指出,儘管中國市場對波音具有戰略意義,但實際訂單量已大幅縮水。美銀證券(BofA Securities)指出,波音是美國最大出口商之一,中國此舉雖具象徵意義,但在實質層面影響有限。彭博資訊分析師George Ferguson與Melissa Balzano亦表示,中國訂單僅佔波音積壓訂單的一小部分,若波音能將這些飛機轉售至其他市場(如印度),其庫存壓力可望緩解。

此外,法人指出,波音目前交機速度穩定,2025年第一季每月交機量維持在44至45架之間,整體供需尚未受到中國禁令明顯衝擊。

台灣航太供應鏈受關注

在中國暫停波音交機的背景下,台灣航太供應鏈企業反而受到市場青睞。法人機構指出,長榮航太(2645)具備飛機維修、零組件製造與系統整合能力,並與多家國際航太大廠合作,受惠於全球航太製造復甦趨勢。2025年以來,長榮航太股價表現強勁,法人預估其全年營運將持續成長。

同樣受法人看好的還包括亞航(2630)與豐達科(3004)。亞航專注於飛機維修與改裝,並持續擴展海外市場;豐達科則為航太精密零組件供應商,產品涵蓋飛機結構件與引擎零件,客戶包括波音與空中巴士。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2025年4月16日,台灣航太供應鏈股價全面上漲,寶一(8222)、晟田(4541)漲停,長榮航太、漢翔(2634)、駐龍(4572)漲幅達7%至8%。法人指出,這反映市場對台灣航太產業的信心,尤其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轉單效應下,台廠具備承接能力。

波音供應鏈與維修需求仍在

儘管中國暫停新機交付,但中國航空公司現有機隊中仍有數百架波音飛機在服役,這些飛機仍需定期維修與零件更換。法人指出,這將維持對波音及其供應鏈的基本需求。根據Cirium數據,2025年第一季波音已向中國交付18架飛機,顯示雙方合作尚未完全中斷。

此外,波音在中國的市佔率自2018年的40%下降至目前的16%,但其長期預測仍認為中國市場在未來20年將佔全球飛機交付量的20%。因此,儘管短期內交付受阻,波音仍將中國視為關鍵市場之一。

供應鏈重組與轉單效應

在中美貿易緊張升溫下,中國航空公司可能轉向歐洲空中巴士(Airbus)與中國商飛(COMAC)採購新機。摩根大通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國航與南航機隊中各有47%為波音機型,東航則為39%。三大航空公司原計劃於2025至2027年間接收共計179架波音飛機,若轉單至空巴或COMAC,將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再分配效應。

不過,法人也指出,COMAC的C919計畫仍高度仰賴美國供應商,若中國全面停止採購美國零件,該計畫亦可能受阻。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