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因美國限制H20晶片出口中國,預計2025年認列55億美元費用

台灣財經04/16 02:52
英偉達因美國限制H20晶片出口中國,預計2025年認列55億美元費用

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因美國政府對其H20人工智慧晶片出口中國的新限制,預計在2025財年第1季認列55億美元的費用。H20晶片原為符合先前規範的降規版,但仍被美方認定可能用於中國超級電腦建設。此政策變動重創英偉達在中國的營收預期,並引發市場震盪,導致其股價盤後下跌超過6%。

重點更新

04/16 02:52

英偉達因美國限制H20晶片出口中國,預計2025年認列55億美元費用

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因美國政府對其H20人工智慧晶片出口中國的新限制,預計在2025財年第1季認列55億美元的費用。H20晶片原為符合先前規範的降規版,但仍被美方認定可能用於中國超級電腦建設。此政策變動重創英偉達在中國的營收預期,並引發市場震盪,導致其股價盤後下跌超過6%。

H20晶片背景與政策變動

H20晶片是英偉達於2023年推出、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繪圖處理器(GPU),其性能經過「降規」,算力僅為旗艦H100晶片的14%左右,目的在於符合美國當時的出口管制規定。然而,儘管H20在運算能力上有所限制,其記憶體效能與連接性仍具優勢,足以支援AI模型的推論階段,並被中國多家科技巨頭採用,包括騰訊、阿里巴巴與字節跳動。

2025年4月1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英偉達,未來H20晶片出口中國需取得出口許可,且此規定為「無限期」有效。美國商務部指出,此舉是為了防止相關晶片被用於或轉用於中國的超級電腦建設,進一步強化對高階運算技術的出口審查。

財務影響與公司回應

英偉達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8-K文件中表示,將於截至2025年4月27日的第一財季中,認列約55億美元的費用。這筆費用涵蓋與H20晶片相關的庫存、採購承諾及相關準備金。公司指出,這些晶片原本預計銷往中國市場,但在新規定下,出貨將面臨重大不確定性。

根據伯恩斯坦分析師估算,H20晶片原預計在2025年為英偉達帶來約120億至150億美元的營收,占其中國市場總營收的絕大部分。若出口受限,英偉達全年營收恐減少140億至180億美元。

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曾在2月的財報會議中指出,中國市場營收已因先前的出口限制減半,並警告中國本土競爭者如華為的崛起將加劇市場壓力。此次H20晶片再度受限,進一步削弱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布局。

市場反應與供應鏈連鎖效應

消息公布後,英偉達股價於4月15日美股盤後交易中下跌超過6%,收報105.87美元。同業超微(AMD)亦因其MI308晶片同樣被列入出口限制名單,股價同步下挫。

供應鏈方面,台積電作為H20晶片的主要代工廠之一,也可能受到波及。彭博分析師指出,若英偉達對中國出貨持續受限,台積電的CoWoS先進封裝產能利用率可能進一步下滑,影響其短期營收表現。

政策背景與執行依據

此次出口限制的法律依據來自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所頒布的《15 CFR § 744.23》條文,該條文禁止向特定國家(如中國)出口可用於超級電腦的先進晶片。儘管H20晶片在技術參數上未達到先前的管制門檻,但美方認定其實際用途仍可能違反「最終用途」規定。

根據無黨派智庫進步研究所(IFP)報告,騰訊與AI新創公司DeepSeek已在其設施中部署H20晶片進行大型語言模型訓練,可能已違反現行出口管制。該報告指出,若1,300萬顆H20晶片如期交付中國企業,將大幅提升中國在AI領域的運算能力。

公司策略與未來動向

儘管面臨出口限制,英偉達仍強調其對美國本土投資的承諾。公司日前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國建設總值達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包括超級電腦與資料中心。此舉被白宮稱為「川普效應」的具體成果。

然而,根據多家媒體報導,即便英偉達高層曾與川普政府會面並承諾投資,美方仍未放寬對H20晶片的出口限制。這顯示政策執行將以國安考量為優先,企業承諾難以左右出口審查決策。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