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駁斥賴清德內閣改組傳聞:專注應對國際挑戰

媒體報導台灣總統賴清德可能於5月20日後進行內閣改組,涉及多位部會首長,引發關注。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於5月5日駁斥此傳聞,稱其為錯誤消息,強調無改組計畫。行政院正專注應對美國關稅及國際局勢對台灣的影響,並推動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以穩定局勢。
重點更新
05/05 11:30
行政院駁斥賴清德內閣改組傳聞:專注應對國際挑戰
媒體報導台灣總統賴清德可能於5月20日後進行內閣改組,涉及多位部會首長,引發關注。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於5月5日駁斥此傳聞,稱其為錯誤消息,強調無改組計畫。行政院正專注應對美國關稅及國際局勢對台灣的影響,並推動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以穩定局勢。
傳聞四起:內閣改組風聲再起
隨著520將至,部分媒體報導指出,賴清德總統為因應即將到來的罷免投票與立法院補選,計畫在就職滿周年後進行內閣改組,轉型為「戰鬥型內閣」。報導中點名包括經濟部長郭智輝、內政部長劉世芳、衛福部長邱泰源、國防部長顧立雄及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等人可能被撤換,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將續任。
此一傳聞迅速引發政壇與媒體熱議,部分在野黨人士更藉機批評現任內閣表現,呼籲總統應以民生為重,調整內閣人事。
行政院嚴正駁斥:錯誤消息、純屬臆測
對於上述傳聞,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於5月5日公開表示,相關報導為「錯誤消息、內容純屬臆測」,並強調目前行政團隊並無內閣改組計畫。她呼籲媒體應秉持事實查證原則,避免以臆測性內容誤導社會大眾。
李慧芝指出,行政團隊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積極應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及國際局勢變化對台灣產業與社會造成的衝擊。為此,行政院已於4月24日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期望透過「支持產業」、「照顧民生」、「安定就業」及「強化韌性」四大主軸,提供台灣社會最健全的支持。
特別條例草案:穩定社會、強化韌性
根據行政院說明,該特別條例草案旨在因應國際經貿環境劇變,特別是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出口產業的潛在衝擊。草案內容涵蓋四大主軸:
- 支持產業:協助企業因應出口市場變化,提供資金與技術升級支援。
- 照顧民生:穩定物價、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 安定就業:推動就業轉型與職能培訓,減少失業風險。
- 強化韌性:提升國土安全與社會基礎設施的抗風險能力。
行政院表示,期盼立法院朝野黨團能夠支持該草案,為台灣產業與社會提供堅實後盾。
被點名閣員回應:淡定以對
針對媒體點名可能遭撤換的部會首長,內政部長劉世芳於5月5日出席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時,面對媒體詢問僅簡短回應「謝謝指教」、「不知道,請教一下卓院長好嗎」,未正面回應是否知情或有意請辭。
同樣被點名的經濟部長郭智輝與其他閣員則未公開回應傳聞。行政院方面則重申,現階段無內閣改組計畫,並將持續專注於政策推動與社會穩定。
政壇反應:在野黨批評聲浪不斷
儘管行政院已明確否認改組傳聞,部分在野黨人士仍持續對現任內閣表現提出批評。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人民需要的是「能體察民意、做實事的政府」,而非「戰鬥型內閣」或「鬥雞政府」。他並點名行政院長卓榮泰應「知所進退」。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則批評民進黨政府「重忠誠、輕專業」,認為在當前國際經濟壓力下,應優先考量專業能力與政策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