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於母親節前夕提出五大政策:聚焦育兒、青年發展與護理人力

總統賴清德於5月7日民進黨中常會上提出五大政策,聚焦家庭照護、青年發展與醫療人力。政策包括強化社會投資、推動育嬰假與津貼、提升托育服務、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以及啟動275億元的護理人力計畫,並推動護病比法制化。這些措施旨在回應現代家庭需求,支持下一代與照護體系。
重點更新
05/07 09:03
賴清德於母親節前夕提出五大政策:聚焦育兒、青年發展與護理人力
總統賴清德於5月7日民進黨中常會上提出五大政策,聚焦家庭照護、青年發展與醫療人力。政策包括強化社會投資、推動育嬰假與津貼、提升托育服務、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以及啟動275億元的護理人力計畫,並推動護病比法制化。這些措施旨在回應現代家庭需求,支持下一代與照護體系。
強化社會投資與擴大照護規模
賴清德在致詞中表示,無論是孩子或青年,都是國家重要的寶藏。政府除了對生育下一代的母親表達敬意,更應持續強化社會投資,擴大政府照護的規模。他指出,面對家庭結構日益小型化與雙薪家庭普遍的現況,國家有責任提供更完善的照護支持,讓世代能共榮並邁向永續發展。
推動育嬰假與津貼制度
賴清德強調,傳統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已經過時,育兒與家務不應再被視為女性專責。他指出,目前在孩子滿三歲前,雙親皆可申請最長兩年的育嬰留職停薪假,並可領取育嬰津貼。在此期間,申請人可持續參與勞工保險,雇主應負擔的保險費也免予繳納。此制度設計旨在減輕家庭照顧壓力,並促進性別平等。
提升托育服務品質
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托育安全議題,賴清德表示,政府將全面提升托育服務品質,明確規範托育人員的資格與義務,並強化托育機構的設立與管理。他指出,每位孩子都是家長最重要的寶貝,保障兒童能在快樂且安全的環境中成長,是家庭、政府與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也將持續強化托育補助與育兒津貼,協助家庭打造友善的育兒環境。
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
賴清德指出,當孩子成長為青年後,國家也應提供相應的支持。為此,行政院已於上週四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強化各級政府的青年參與機制,讓青年的聲音能被傾聽並落實於政策中。草案內容包括建立青年在地支持系統、獎勵青年返留家鄉,以及訂定居住與家庭政策,保障青年居住權益與育兒友善環境,進一步強化家庭支持系統。
解決護理人力問題與推動護病比法制化
在醫療照護方面,賴清德於國際護師節前夕透過錄影致詞,宣布政府已啟動「護理人力政策整備12項策略中長程計畫」,總經費達275億元,為期四年。該計畫將從教育、考試、聘用、薪資改善等面向著手,並提供獎勵補助、建立合理照護標準、強化人力補充與推動AI輔助措施,以改善護理職場環境。
此外,針對社會關注的醫院護病比制度,賴清德表示,目前已有監測與獎勵機制,未來將朝向法制化方向發展。他強調,唯有不斷改善護理職場環境,才能提供民眾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這是政府與護理界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