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025年貿易談判:台日韓參與,美中關稅磋商現轉機

台灣政治12小時前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025年貿易談判:台日韓參與,美中關稅磋商現轉機

2025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計畫與台灣、日本、南韓等約20個國家展開雙邊協商,目標在年底前取得初步成果。談判涵蓋大型經濟體與小型貿易夥伴,意圖建立未來貿易協定範本。川普也考慮調降對中國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顯示美中貿易戰或有轉圜空間。美中高層官員已於5月10日在日內瓦會談,這是川普上任後首次重大貿易會談。

重點更新

12小時前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025年貿易談判:台日韓參與,美中關稅磋商現轉機

2025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計畫與台灣、日本、南韓等約20個國家展開雙邊協商,目標在年底前取得初步成果。談判涵蓋大型經濟體與小型貿易夥伴,意圖建立未來貿易協定範本。川普也考慮調降對中國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顯示美中貿易戰或有轉圜空間。美中高層官員已於5月10日在日內瓦會談,這是川普上任後首次重大貿易會談。

美國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20國入列,台灣名列其中

根據《彭博》、《路透社》與多家媒體報導,川普政府已擬定一份約20個國家與地區的貿易談判優先名單,涵蓋美國主要出口市場與部分小型經濟體。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已向國會簡報此一名單,並強調這波談判將作為未來貿易協定的「原型設計」。

被點名的國家包括:

  • 亞洲:台灣、日本、南韓、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菲律賓、印度
  • 大洋洲與南美:澳洲、阿根廷、巴西、厄瓜多
  • 歐洲與中東:瑞士、以色列、列支敦士登
  • 非洲與小型經濟體:斐濟、賴索托、模里西斯、馬達加斯加

其中,台灣被列為首輪談判對象之一。知情人士指出,美台談判可能聚焦於降低關稅、排除非關稅障礙、強化供應鏈安全,並可能納入數位經濟與高科技產品的條款。

小國成為策略切入點:示範協議加速推進

川普政府刻意選擇部分對美貿易影響較小的國家作為優先談判對象,目的是快速完成協議、建立範本,進而推動與其他國家的更大規模協商。例如,賴索托近期同意授權美國企業星鏈(Starlink)取得10年營運權,作為爭取關稅豁免的交換條件。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我們正試圖向外界展示一個談判的範本,以便我們能更快推進談判。」這些協議雖然對美國整體貿易影響有限,但可作為後續與大型經濟體談判的參考。

美中貿易談判重啟:川普考慮調降關稅至80%甚至50%

與此同時,美中貿易關係也出現新動向。川普政府原先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作為貿易戰手段。然而,川普近日多次公開表示,關稅「不可能再更高了」,並暗示可能調降至80%,甚至有報導指出最低可能降至50%。

川普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稱:「對中國課徵80%的關稅似乎是正確的。就由Scott B(財政部長貝森特)決定了。」這顯示川普政府內部已在評估調降關稅的具體方案。

美中高層官員已於5月10日於瑞士日內瓦展開會談。美方代表包括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中方則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領銜。這是自川普上任後雙方首次舉行重大貿易會談。

美中談判獨立處理,不併入其他協議

儘管川普政府正與多國展開貿易談判,但美中磋商將採取獨立處理模式,不與其他國家併案協商。知情人士指出,這是因為美中貿易爭端的複雜性與戰略敏感性遠高於其他雙邊談判。

目前,美中雙方在核心議題上仍存在重大分歧,包括市場開放、知識產權、供應鏈安全與關鍵原材料出口限制等。中國方面則強調「平等尊重」為談判前提,並對美方高關稅政策表示不滿。

日本與南韓:談判進展緩慢,關稅仍為焦點

在亞洲主要經濟體中,日本與南韓也被列為優先談判對象,但美方官員坦言,這兩國的談判「不會是快速協議」。日本方面已明確表示,取消對汽車與鋼鐵的加徵關稅是達成協議的前提條件。

南韓則尚未公開具體談判立場,但據報導,美方希望縮小與南韓的貿易逆差,並強化在半導體與高科技領域的合作。

台灣:供應鏈與高科技合作成焦點

台灣在此次談判中被視為戰略夥伴。美方官員指出,台灣在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與數位經濟領域的地位,對美國供應鏈安全至關重要。雙方可能就降低關稅、排除技術性貿易障礙與數位貿易規範展開深入協商。

此外,台灣與美國在晶片供應鏈的合作也可能納入談判議程,尤其在美國推動「晶片法案」與供應鏈重組背景下,台美合作被視為關鍵。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