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宣布新關稅:智慧型手機與半導體將受影響,強調美國製造與國安

2025年4月13日,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宣布,智慧型手機、電腦、半導體及相關電子產品將在未來一至兩個月內被納入新的「半導體關稅」體系。儘管這些產品日前獲得暫時性豁免,盧特尼克強調豁免非永久,徵稅旨在促進製造業回流美國,確保國家安全。此政策與川普政府的國安調查掛鉤,可能採用25%或更高稅率,具體細節將於4月14日公布。
重點更新
04/13 15:36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宣布新關稅:智慧型手機與半導體將受影響,強調美國製造與國安
2025年4月13日,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宣布,智慧型手機、電腦、半導體及相關電子產品將在未來一至兩個月內被納入新的「半導體關稅」體系。儘管這些產品日前獲得暫時性豁免,盧特尼克強調豁免非永久,徵稅旨在促進製造業回流美國,確保國家安全。此政策與川普政府的國安調查掛鉤,可能採用25%或更高稅率,具體細節將於4月14日公布。
暫時豁免後的政策轉向
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於4月11日發布的公告,智慧型手機、電腦、半導體元件、半導體製造設備、平面顯示器、記憶卡等20項產品獲得對等關稅豁免,這些產品多數來自中國。此舉被視為對蘋果、輝達、戴爾等依賴進口的科技企業提供短期利多。然而,盧特尼克在13日明確指出,這些豁免僅為過渡性措施,未來將以「半導體關稅」形式重新納入徵稅範圍。
「這不是永久性的豁免,」盧特尼克在節目中表示,「所有這些產品都將歸入半導體類別,並將面臨一種特殊的重點式關稅,以確保這些產品的生產能夠回流美國。」
關稅對象與時間表
盧特尼克指出,將被納入新關稅體系的產品包括:
- 智慧型手機
- 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
- 半導體元件與積體電路
- 半導體製造設備
- 平面顯示器
- 記憶卡與隨身碟等儲存裝置
這些產品將不再享有對等關稅豁免,而是被歸類為「半導體產品」,預計在未來一至兩個月內正式實施新關稅。雖然具體稅率尚未公布,但根據先前川普政府對其他產業的徵稅模式,可能採用25%或更高的稅率。
政策背後的戰略考量
盧特尼克在訪談中多次強調,這項政策的核心目標是「重塑美國製造」,並以國家安全為主要依據。他指出,美國不能再依賴東南亞或中國供應關鍵科技產品,尤其是半導體與晶片。
「我們需要有半導體、有晶片、有平板顯示器,這些東西必須在美國製造,」他說道,「我們不能依賴東南亞來提供所有我們運作所需的東西。」
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也在聲明中補充,川普總統已明確表示,美國不能依賴中國製造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與其他關鍵科技產品。她指出,這些產品涉及國家安全,未來的關稅措施將無法透過國際談判取消。
關稅政策與國安調查掛鉤
根據《路透社》報導,川普政府計劃根據《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啟動對半導體進口的國家安全調查。這項調查將評估外國半導體產品對美國國安的潛在威脅,並可能成為徵收新關稅的法律依據。
白宮官員透露,川普總統將於4月14日(週一)公布更多關於半導體關稅的具體細節。屆時,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徵稅範圍,涵蓋汽車、鋼鐵、藥品等其他戰略性產業。
關稅模式與產業回流政策
盧特尼克表示,白宮將採取「產業導向」的關稅模式,針對特定產業如半導體與製藥業,設計專屬的關稅結構,以鼓勵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他指出,這種模式與對製藥業的政策相似,目的在於減少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
「我們不能依賴外國來滿足我們需要的基本產品,」盧特尼克說,「這些產品事關國家安全,我們須在美國自行製造。」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背景
本月初,川普總統宣布對全球多國商品徵收10%的統一關稅,並針對部分國家實施11%至50%不等的「對等關稅」。然而,4月9日,川普宣布對75個國家暫緩實施對等關稅90天,僅對中國維持高達125%的關稅稅率,加上因芬太尼問題加徵的20%,中國商品總體稅率達145%。
在此背景下,電子產品的暫時豁免被視為對科技產業的緩衝措施,但盧特尼克的最新聲明顯示,這些豁免將很快結束,並轉為更具針對性的「半導體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