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船隻徵收港口費,川普政府貿易戰升級

台灣財經04/18 02:38
美國對中國船隻徵收港口費,川普政府貿易戰升級

2025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署宣布針對中國船舶的港口費政策,將於180天後生效。此政策源自川普政府調查,指控中國造船業透過補貼和壟斷獲得不公平優勢。新措施對中國建造或擁有的船舶徵收高額費用,設有分級費率和豁免條件,旨在削弱中國在全球航運業的地位,並促進美國造船業發展。

重點更新

04/18 02:38

美國對中國船隻徵收港口費,川普政府貿易戰升級

2025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署宣布針對中國船舶的港口費政策,將於180天後生效。此政策源自川普政府調查,指控中國造船業透過補貼和壟斷獲得不公平優勢。新措施對中國建造或擁有的船舶徵收高額費用,設有分級費率和豁免條件,旨在削弱中國在全球航運業的地位,並促進美國造船業發展。

政策背景與起源

本次港口費政策的起點可追溯至2024年,當時美國貿易代表署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對中國海運與造船業展開調查。調查結果指出,中國政府透過大規模補貼、國有企業壟斷與技術轉移等手段,對全球造船市場造成不公平競爭,進而威脅美國的經濟安全與供應鏈穩定。

川普政府初步提出的方案為對所有中國建造船舶課徵每次靠港最高150萬美元的「懲罰性港口費」,無論船舶的營運商是否為中國企業。然而,該提案引發全球航運業與美國港口經營者的強烈反彈,擔憂將導致進口成本上升、出口競爭力下降,並可能迫使船舶集中於少數大港,邊緣化其他港口。

政策內容與執行細節

經過多輪聽證與產業協商後,USTR於2025年4月17日公布調整後的「調節型港口費」政策,將於180天後,即2025年10月14日正式生效。主要內容如下:

一、徵收對象與費率

  1. 中國建造且中國擁有的船舶

    • 每次進入美國港口按淨噸位收費,第一年為每噸50美元,三年內逐步調升至140美元。
    • 每艘船每年最多徵收6次。
  2. 中國建造但非中國擁有的船舶

    • 初始費率為每噸18美元,逐年調升至28美元。
    • 可選擇以貨櫃數量計費,起始為每個貨櫃120美元,三年內升至250美元。
  3. 非美國建造的汽車運輸船

    • 自2025年10月14日起,按每CEU(Car Equivalent Unit)收費,起跳為150美元。
  4. 第二階段措施

    • 自2028年起,逐步限制使用外國建造船舶運輸液化天然氣(LNG),以推動美國本土船舶建造。

二、豁免與減免條件

為避免對美國本地物流與出口造成過度衝擊,政策設有多項豁免條件:

  • 美國本土港口間的內航線;
  • 前往加勒比海與美國領地的區域航線;
  • 五大湖區域船運;
  • 空船進港裝載煤炭、穀物等大宗出口貨物;
  • 若船東出示美國造船訂單,可申請費用減免,抵減額以訂購船舶的淨載重噸位為上限,若三年內未實際接收該船,原減免費用將被追繳。

政策演變與產業反應

川普政府原先提出的高額懲罰性港口費方案,曾引發包括中遠海運(COSCO)、馬士基(Maersk)、地中海航運(MSC)等全球航商的強烈反對。根據產業估算,若原案全面實施,將導致美國進口成本每年增加超過300億美元,並可能迫使航商減少對美掛靠頻率。

為降低政策對經濟的衝擊,USTR最終採取分級、限次、具彈性的調節型方案,並設置多項豁免條件。儘管如此,亞洲航運股在政策公布後仍出現波動,顯示市場對未來航運成本與供應鏈調整的高度敏感。

政策執行與未來安排

根據USTR公告,該政策將於2025年10月14日正式上路,並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針對中國建造船舶徵收港口費,第二階段則將擴及LNG運輸船舶的限制。USTR亦表示,未來將視政策執行成效與產業回饋,進一步調整費率與適用範圍。

此外,USTR預告將於2025年5月19日召開聽證會,討論是否對中國製造的港口設備(如岸吊機、貨櫃底盤及其零件)課徵100%關稅,進一步擴大對中國港口基礎設施供應鏈的限制。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