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CEO庫克成功爭取美國政府電子產品關稅豁免,緩解美中貿易緊張

台灣財經04/18 09:06
蘋果CEO庫克成功爭取美國政府電子產品關稅豁免,緩解美中貿易緊張

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溫、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45%關稅之際,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透過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等高層溝通,成功爭取到川普政府對iPhone、Mac等產品的暫時性關稅豁免。此舉為蘋果及HP、戴爾等美國科技企業提供喘息空間。儘管白宮否認針對特定企業優惠,川普承認曾幫助庫克,顯示這是高層政策協商的結果。

重點更新

04/18 09:06

蘋果CEO庫克成功爭取美國政府電子產品關稅豁免,緩解美中貿易緊張

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溫、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45%關稅之際,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透過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等高層溝通,成功爭取到川普政府對iPhone、Mac等產品的暫時性關稅豁免。此舉為蘋果及HP、戴爾等美國科技企業提供喘息空間。儘管白宮否認針對特定企業優惠,川普承認曾幫助庫克,顯示這是高層政策協商的結果。

幕後溝通:庫克與白宮高層的直接對話

根據《華盛頓郵報》與多家媒體報導,當川普政府於2025年4月初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45%關稅時,庫克立即展開行動,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進行通話,說明關稅對iPhone價格的潛在衝擊。知情人士指出,庫克在通話中強調,若關稅生效,iPhone Pro的售價可能飆破2,000美元,對消費者與企業營收都將造成重大影響。

除了與盧特尼克的溝通,庫克也與白宮其他高級官員進行私下會談,並刻意避免在公開場合批評川普或其政策。這與其他企業高層在媒體上公開反對關稅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前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指出,庫克「一直在扮演一個非常謹慎的角色」,並稱其為「對美國非常重要的人物」。

豁免宣布與政策細節

2025年4月11日,川普政府宣布對部分電子產品實施暫時性關稅豁免。根據《AppleInsider》與《MacRumors》報導,豁免範圍包括蘋果在中國生產的iPhone、Mac、Apple Watch、iPad等產品。這項決定也惠及其他美國科技公司,如HP與戴爾。

然而,這項豁免並非永久措施。川普在豁免宣布隔日即表示,「沒有人能逃過關稅」,並強調電子產品將被納入即將展開的「國家安全關稅調查」,針對半導體與電子供應鏈進行全面審查。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在4月14日受訪時指出,這項豁免是「暫時性措施」,未來一至兩個月內將提出更全面的關稅計畫。

根據《MacDailyNews》與《The Spokesman-Review》報導,白宮內部對此豁免並非一致支持。強硬派顧問彼得·納瓦洛(Peter Navarro)曾主張不應對電子產品提供任何豁免,但川普最終仍做出讓步。

白宮與川普的回應

儘管川普本人在4月14日對媒體表示「我幫助了庫克」,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Kush Desai)則強調,這項豁免並非針對蘋果或任何特定企業,而是「一項戰略性、細緻的政策調整」,旨在應對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並推動美國科技製造業回流。

同時,白宮也啟動對半導體與電子供應鏈的國家安全調查,作為未來關稅政策的依據。根據《MK新聞》報導,盧特尼克表示,這項調查將在一至兩個月內完成,屆時可能重新調整電子產品的關稅分類。

蘋果的策略與影響

蘋果在中國的生產比重極高。根據Wedbush Securities估計,超過90%的iPhone零組件仍在中國製造。這使得蘋果在美中貿易戰中處於高度風險之中。根據《Economic Times》報導,若未能獲得豁免,蘋果將面臨成本上升與價格壓力,尤其在與三星及中國品牌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難以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此外,蘋果也正努力將部分生產轉移至印度與越南,但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即使轉移計畫持續推進,仍有超過80%的產能集中在中國。這使得蘋果對關稅政策的變動極為敏感。

政策背景與未來動向

根據《Wikipedia》與《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資料,川普政府在2025年4月2日重新關閉對中國與香港的關稅豁免,並對中國商品實施145%的高額關稅。其他國家則維持10%的基準稅率。電子產品雖獲得暫時豁免,但未來仍可能被納入半導體關稅範疇。

此外,川普政府也指示逐步取消「最低免稅額」(de minimis)制度,並對透過萬國郵政聯盟(UPU)進口的商品課徵特別稅率。這些政策顯示,川普政府正採取更嚴格的貿易管制措施,特別針對中國製造的高科技產品。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