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App在美國iOS商店霸榜,關稅政策催生「反向代購」熱潮

台灣財經04/18 05:07
中國電商App在美國iOS商店霸榜,關稅政策催生「反向代購」熱潮

2025年4月,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245%關稅,意外促使美國消費者通過中國電商平台如敦煌網、淘寶和希音直接購物,甚至親赴中國「掃貨」。這些平台在美國iOS應用商店排名飆升,敦煌網下載量增長800%,淘寶增長300%。此現象由社群媒體推動,消費者尋求繞過品牌溢價,重塑跨境消費模式。

重點更新

04/18 05:07

中國電商App在美國iOS商店霸榜,關稅政策催生「反向代購」熱潮

2025年4月,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245%關稅,意外促使美國消費者通過中國電商平台如敦煌網、淘寶和希音直接購物,甚至親赴中國「掃貨」。這些平台在美國iOS應用商店排名飆升,敦煌網下載量增長800%,淘寶增長300%。此現象由社群媒體推動,消費者尋求繞過品牌溢價,重塑跨境消費模式。

中國電商App在美國App Store排名飆升

2025年4月中旬,美國iOS應用商店的電商類排行榜出現罕見現象:前五名中有三席由中國App佔據。根據多家媒體報導,截至4月16日,敦煌網(DHgate)位居第一,淘寶(Taobao)緊隨其後排名第二,希音(SHEIN)則位列第四。這一「中國三巨頭」霸榜的格局,標誌著中國電商平台在美國市場的滲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敦煌網的表現尤為突出。這家以B2B跨境貿易為主的電商平台,在4月的下載量環比暴增800%,一舉從第352名躍升至全美App Store免費榜第二名,僅次於ChatGPT。根據官方數據,每天有超過3000家美國批發商在該平台上搶單,顯示其在美國中小企業與個人買家中的受歡迎程度。

淘寶的下載量也在短短幾天內暴漲超過300%,服飾與3C數碼類店鋪的訪問量激增1000%。Appfigures數據顯示,淘寶從4月12日的總榜第461名,短短三天內攀升至第5名,並在美國、加拿大、英國與法國等多國App Store榜單中名列前茅。

關稅壓力下的消費者行為轉變

這波中國電商App熱潮的背後,是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245%的懲罰性關稅。原本預期將抑制中國商品進口的政策,卻促使美國消費者尋找繞過中間商與品牌溢價的購物方式。TikTok等社群平台上,關於「如何在淘寶購物」的教學影片播放量突破2億次,#ChinaFactory等話題也引發對中國製造的重新認識。

一位美國消費者在TikTok上表示:「一條中國工廠出廠價5美元的緊身褲,在美國專櫃賣100美元。即使加上10美元運費與245%關稅,總價也只要27美元。」這種「去品牌化」的消費心理,讓越來越多美國人選擇直接從中國電商平台購買商品。

「反向代購」成跨境旅遊新風潮

除了線上購物,實體「反向代購」也成為新興趨勢。根據支付寶數據,2025年4月前半月,赴中國旅遊的美國遊客使用支付寶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200%。許多美國人選擇親自飛往中國購物,理由是「算上機票,比在美國買還便宜」。

美國網紅「lulu露露」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會帶著空箱子飛往中國,專門為了「反向代購」而來。她的影片中展示了在義烏小商品市場、深圳華強北與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等地的「掃貨」過程,引發大量關注與模仿。

中國政府的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與「即買即退」的離境退稅服務,也進一步降低了外國遊客的購物門檻。這些政策配合電商平台的促銷活動,如敦煌網推出的「美國囤貨促銷活動」,共同推動了這波跨境消費熱潮。

數據揭示的購物熱潮

根據《Newsweek》報導,4月12日,敦煌網全球下載量達35,400次,其中美國佔17,300次。隔日,該數字暴增至117,500次,其中美國用戶達65,100人次,較前30日平均增長940%。這一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對中國電商平台的需求呈現爆發式成長。

淘寶方面,部分商家反映客服系統在短時間內湧入大量英語諮詢,導致系統短暫當機。服飾與3C數位類商品的詢問量與訂單數量均出現千級增長。淘寶女裝店「神狼大碼」創始人陳巧智表示,自4月12日起,店鋪的海外流量與訂單數量明顯上升,並開始張貼中英文公告:「歡迎全球人光臨我們的小店」。

社群媒體與供應鏈的雙重驅動

這場購物熱潮的另一推手是社群媒體的傳播效應。TikTok上大量影片揭露奢侈品牌實為中國製造,引發消費者對「品牌溢價」的質疑。中國電商平台則迅速反應,啟動「外貿精選」與「豁免模式」等計畫,協助商家降低清關成本15%至20%,並提供本地化運營指導與半託管服務。

敦煌網與淘寶的成功,也得益於中國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與靈活的營運策略。即使面對高關稅,平台仍能提供價格具競爭力的商品,吸引大量海外消費者湧入。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