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品轉銷歐洲引發關注:英國零售商籲取消最低免稅額應對競爭

台灣財經04/22 07:05
中國商品轉銷歐洲引發關注:英國零售商籲取消最低免稅額應對競爭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45%關稅後,中國出口商將商品轉銷歐洲,引發歐洲產業界關注。英國零售商指出,這些商品透過SHEIN、Temu等平台低價競爭,對本地零售業造成壓力。英國業界呼籲政府取消「最低免稅額」政策,仿效美國終止800美元免稅門檻,以維護公平競爭環境。

重點更新

04/22 07:05

中國商品轉銷歐洲引發關注:英國零售商籲取消最低免稅額應對競爭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45%關稅後,中國出口商將商品轉銷歐洲,引發歐洲產業界關注。英國零售商指出,這些商品透過SHEIN、Temu等平台低價競爭,對本地零售業造成壓力。英國業界呼籲政府取消「最低免稅額」政策,仿效美國終止800美元免稅門檻,以維護公平競爭環境。

中國商品轉向歐洲市場 引發傾銷疑慮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涵蓋範圍廣泛,僅排除藥品、科技硬體與半導體等少數品項。此舉導致中國出口商尋求替代市場,歐洲成為主要目標。根據Capital.com資深市場分析師丹妮拉·薩賓·哈索恩(Daniela Sabin Hathorn)指出,這一轉變可能促成新的貿易路線與更複雜的供應鏈結構,企業正重新安排出貨方式以避開美國關稅。

英國電子產品零售商Currys的首席執行官Alex Baldock表示,已有明確跡象顯示,原本預計銷往美國的中國商品庫存正轉運至英國與歐洲其他地區。他指出:「這些商品可能透過SHEIN、Temu、阿里巴巴、TikTok商店等平台銷售,而亞馬遜更是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英國零售業者憂心競爭失衡

英國零售商協會(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 BRC)首席執行官Helen Dickinson表示,這些轉銷商品多為品質較低、價格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對本地零售商構成壓力。她指出:「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部分品質較差的商品可能會從美國轉銷至歐洲,而這一風險令零售商非常擔憂。」

Dickinson強調,當前地緣政治局勢緊張,英國政府應重新審視現行「最低免稅額」政策,以確保本地零售商及消費者的最佳利益。她指出,現行規定允許價值低於135英鎊的海外包裹免徵關稅,導致外國電商平台在價格上取得不公平優勢。

倡議取消「最低免稅額」 參考美國政策

在美國,川普政府已於近期終止適用於價值低於800美元包裹的「de minimis」免稅政策。根據《Investopedia》資料,該政策自1938年起實施,原意為簡化小額進口商品的報關流程,但隨著跨境電商興起,該政策被大量利用,成為中國電商平台如SHEIN與Temu進入美國市場的主要通道。

美國取消該政策後,英國業界呼籲政府應迅速跟進。Baldock指出:「歐盟正在迅速跟進美國的決定,英國也不應落在後頭。」他認為,若不調整政策,英國零售商將持續面臨來自中國商品的價格壓力,進一步削弱本地產業競爭力。

歐洲各國關注中國出口轉向

不僅英國,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對中國商品轉銷歐洲的趨勢表達關切。他指出:「對中國的關稅非常高……有部分產品可能會被轉向其他市場,這顯然會影響我們的經濟,並對某些產業和市場造成不平衡。」馬克宏呼籲歐盟應加強防範來自「第三國」的商品流入,以保護本地產業。

此外,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出口浪潮尚未見頂,儘管美國加徵關稅,但中國出口商仍積極尋找新市場,歐盟與南韓等美國盟友成為潛在目標。報導指出,關稅雖可能短期內抑制出口增長,但未能根本阻止中國商品的全球擴張。

業界呼籲政策對等以維持公平競爭

英國零售商普遍認為,現行「最低免稅額」政策已不符合當前貿易現實。該政策允許海外電商平台直接向英國消費者寄送價值低於135英鎊的商品而免徵關稅,形成價格優勢。BRC與多家零售商呼籲政府應仿效美國,取消該免稅門檻,並加強對跨境電商的監管。

根據《MoneyDJ》報導,部分零售商指出,若不採取行動,英國市場將持續被低價傾銷商品侵蝕,對本地品牌與就業造成長期衝擊。業界強調,政策調整不僅是貿易問題,更關乎產業公平與消費者權益。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