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因中美關稅戰暫停美製車款出口至中國,股價下跌1.66%

台灣財經04/22 07:05
福特因中美關稅戰暫停美製車款出口至中國,股價下跌1.66%

福特汽車公司因中美貿易戰升溫及中國對美製汽車徵收高額關稅,宣布暫停多款美國製造車型出口至中國,影響車型包括F-150 Raptor、Mustang、Bronco SUV與Lincoln Navigator。此舉導致福特股價於2025年4月21日下跌1.66%,收報9.47美元。儘管整車出口暫停,福特仍維持部分汽車零件的對中出口。

重點更新

04/22 07:05

福特因中美關稅戰暫停美製車款出口至中國,股價下跌1.66%

福特汽車公司因中美貿易戰升溫及中國對美製汽車徵收高額關稅,宣布暫停多款美國製造車型出口至中國,影響車型包括F-150 Raptor、Mustang、Bronco SUV與Lincoln Navigator。此舉導致福特股價於2025年4月21日下跌1.66%,收報9.47美元。儘管整車出口暫停,福特仍維持部分汽車零件的對中出口。

福特暫停出口車型與背景

福特於4月18日證實,將暫停從美國出口多款車型至中國市場。這些車型包括在密西根州生產的F-150 Raptor、Mustang與Bronco SUV,以及在肯塔基州生產的Lincoln Navigator。根據《華爾街日報》與《路透社》報導,這項決策是對中國近期實施的報復性關稅措施的直接回應。

中國針對美國製汽車的進口關稅已升高至最高150%,其中包括35%的特定產業關稅、20%的芬太尼關稅與原有的2.5%基本稅率。儘管部分分析師指出實際平均稅率約為47.5%,但對高價美製車款而言,仍構成重大成本壓力。

根據《Just Auto》報導,福特於2024年向中國出口約5,500輛上述車型,遠低於過去每年平均超過20,000輛的水準。這顯示出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對福特在華業務的實質影響。

股價反應與市場動態

福特宣布出口暫停後,市場迅速反應。根據MoneyDJ報導,福特股價於4月21日下跌1.66%,收於9.47美元,年初至今累計下跌4.34%。投資人對於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營運前景與潛在營收損失表現出謹慎態度。

此外,根據《Yahoo Finance》與《AInvest》報導,福特內部備忘錄顯示,公司可能考慮在美國市場調整新車售價,以因應關稅壓力與成本上升。儘管福特約80%的美國銷售車輛為本地生產,具備一定的關稅緩衝能力,但整體營運仍面臨壓力。

零件出口與中國業務現況

儘管整車出口暫停,福特仍持續向中國出口部分美國製造的汽車零件,包括在俄亥俄州生產的引擎與密西根州生產的變速箱。這些零件尚未受到與整車相同程度的關稅衝擊。

根據《Just Auto》與《AInvest》報導,福特在中國的營運於2024年仍實現約9億美元的營業利潤,但較三年前下滑約40%。此外,福特在中國的整體銷售量也大幅下滑,從2016年的約130萬輛降至2024年的約40萬輛,顯示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正逐步被本土品牌如比亞迪(BYD)侵蝕。

中美關稅政策背景

此次福特出口策略調整的背景,是中美雙方近期再度升高的貿易摩擦。根據《世界日報》與《MoneyDJ》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於2025年初對非美製汽車及關鍵零配件課徵25%進口關稅,並於4月3日正式對整車實施,零件關稅則將於5月3日生效。中國則以最高達150%的關稅作為反制,特別針對美國製造的電動車與高價車款。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自美國進口的乘用車金額已降至2015年以來最低水準。2025年3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乘用車總值僅為1.55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8倍。美國在中國汽車進口來源國的排名也從第4位降至第5位,顯示其市場份額持續萎縮。

福特全球策略調整

面對關稅與市場壓力,福特正重新評估其全球供應鏈與製造策略。根據《Silicon Review》報導,福特已宣布將投資48億美元於其德國子公司Ford-Werke,以提升歐洲業務競爭力。此外,公司也維持從中國進口Lincoln Nautilus至美國市場的安排,顯示其在全球市場仍維持雙向貿易布局。

儘管福特在中國的整車出口暫停,但其仍持續在當地銷售由中國本地生產的車型,並未完全退出中國市場。根據《Finance Yahoo》報導,福特內部預期若關稅持續,將可能進一步調整產品價格與供應鏈配置。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