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關稅政策引發投資者擔憂:新創公司面臨重大挑戰

台灣財經04/22 19:02
川普新關稅政策引發投資者擔憂:新創公司面臨重大挑戰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其第二任期內推動新一輪關稅政策,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並關閉小額包裹的免稅漏洞,對創投圈與新創企業造成壓力。這些政策擾亂全球供應鏈,影響資金募集、產品定價與市場擴張,削弱投資信心,延緩IPO計畫,甚至可能導致部分新創企業倒閉。創投公司調整策略,延長投資週期,轉向次級市場交易,部分產業如AI與近岸製造仍具吸引力。

重點更新

04/22 19:02

川普新關稅政策引發投資者擔憂:新創公司面臨重大挑戰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其第二任期內推動新一輪關稅政策,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並關閉小額包裹的免稅漏洞,對創投圈與新創企業造成壓力。這些政策擾亂全球供應鏈,影響資金募集、產品定價與市場擴張,削弱投資信心,延緩IPO計畫,甚至可能導致部分新創企業倒閉。創投公司調整策略,延長投資週期,轉向次級市場交易,部分產業如AI與近岸製造仍具吸引力。

關稅政策概況:從「對等關稅」到全面擴張

川普政府於2025年初宣布一系列針對中國與其他貿易夥伴的關稅措施。根據公開資料,這些措施包括:

  • 對中國商品徵收平均高達145%的關稅;
  • 對所有進口汽車及零件徵收25%關稅;
  • 關閉「de minimis」免稅漏洞,對800美元以下郵寄包裹徵收30%統一關稅;
  • 對鋼鐵與鋁產品徵收25%關稅;
  • 對不符合USMCA規範的加拿大與墨西哥商品徵收25%關稅。

這些政策的推行速度快、範圍廣,並缺乏透明的豁免申請機制,使得企業難以預測未來成本與供應鏈風險。

投資者的焦慮:資金流動與IPO市場受阻

根據《WIRED》報導,多位創投合夥人表示,川普的關稅政策已成為近期所有投資會議的核心議題。Heavybit創投合夥人Tom Drummond指出:「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他表示,若新創公司依賴跨境貿易,尤其是硬體、清潔科技與生技產業,將首當其衝。

PitchBook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美國資本流入歐洲與中國的創投交易比例已下降至47%,較2024年第四季下滑四個百分點。這反映出國際投資者對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此外,EY統計指出,2024年美國IPO數量為176宗,較2023年與2022年明顯回升。然而,KPMG報告指出,2025年初已有多家新創公司延後上市計畫,包括Chime、StubHub與Klarna。創投公司Flybridge Capital合夥人Chip Hazard在給創業者的信中警告:「若你正在募資,請盡快完成交易。」

新創企業的實際挑戰:供應鏈、資金與市場信心

對新創公司而言,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不僅限於成本上升。許多企業依賴中國或東南亞的零組件與製造能力,關稅提高後,必須重新評估供應鏈策略。Drummond提到,他旗下的一家物聯網平台公司正考慮將供應商轉移至越南。

Precursor創投合夥人Charles Hudson表示,他投資的多家電商新創公司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但目前難以制定應對策略,因為「關稅的邏輯與時機似乎只存在於總統腦中」。

此外,根據Small Business for America’s Future的調查,72%的小型企業表示,關稅政策的反覆與不確定性對其長期規劃造成「鞭打效應(whiplash effect)」,使得資本支出與擴張計畫陷入停滯。

創投策略轉向:延長投資週期與轉向次級市場

面對不穩定的政策環境,創投公司正調整投資策略。Precursor計畫將其第五支基金的投資週期從兩年延長至三年,以爭取更多時間觀察市場變化。Hudson預測,未來五年內,創投資金的主要退出方式將轉向次級市場交易,而非IPO或併購。

Drummond也指出,創投業者正變得更為謹慎,過去「死守」投資直到IPO的策略已不再適用,現在更傾向於提早出售股份以確保流動性。

部分產業仍具吸引力:AI與近岸製造受青睞

儘管整體市場氣氛低迷,部分投資人仍看好特定產業的潛力。AI、國防科技與資安領域因本身就試圖避開中國供應鏈,反而成為「安全避風港」。物流與近岸製造(nearshoring)相關新創也因應政策轉向而受益。

Flybridge的Hazard表示,若AI公司能協助客戶提升營運效率與收入,在經濟不確定時期仍具價值。根據KPMG,美國AI產業仍吸引全球最多資金,OpenAI與Anthropic在2025年第一季共募得超過430億美元。

新創募資環境的制度因應

在台灣,為因應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立法院於2025年4月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放寬新創公司設立年限與投資門檻,並提高個人投資減稅額度。此舉被視為在美國對等關稅壓力下的「及時雨」,有助於吸引更多資金投入新創產業。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