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的「2025 不消費」運動興起,因應經濟衰退和川普關稅,美國人做好準備

「不購物2025」運動在 TikTok 上越來越受歡迎,因為美國消費者面臨經濟不確定性、衰退恐懼,以及前總統唐納·川普施加的新關稅。該運動鼓勵減少非必要支出,用戶分享預算技巧和極簡主義生活方式。2025 年 3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至 92.9,而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正在增加成本。TikTok 成為財務支持平台,創作者提供「經濟衰退應對技巧」。這一趨勢反映了在價格上漲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中,文化向有意識消費的轉型。
重點更新
04/25 12:32
TikTok 的「2025 不消費」運動興起,因應經濟衰退和川普關稅,美國人做好準備
「不購物2025」運動在 TikTok 上越來越受歡迎,因為美國消費者面臨經濟不確定性、衰退恐懼,以及前總統唐納·川普施加的新關稅。該運動鼓勵減少非必要支出,用戶分享預算技巧和極簡主義生活方式。2025 年 3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至 92.9,而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正在增加成本。TikTok 成為財務支持平台,創作者提供「經濟衰退應對技巧」。這一趨勢反映了在價格上漲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中,文化向有意識消費的轉型。
數位反消費運動
「不買」運動,也稱為「少買」或「慢買」,並不是新鮮事,但在2025年重新獲得了關注。在TikTok上,成千上萬的用戶正在記錄他們減少支出的承諾,分享個人故事、省錢妙招和極簡生活方式的建議。標籤#NoBuy2025已成為內容創作者拒絕消費主義、追求財務紀律的中心。
在一個廣泛分享的影片中,一位用戶向觀眾展示她的「不買」清單:不買新衣服、不吃外賣、不做美容護理,也不在TikTok Shop上衝動購物。創作者們不再發布購物開箱影片,而是發布清理影片,展示他們正在清理或退回的物品。其他人則取消品牌電子郵件訂閱、封鎖零售廣告,甚至調整社交媒體演算法以避免誘惑。
來自費城的健康科技工作者Bonnie Arbittier告訴記者,她通過不買生活方式節省了超過1,000美元。她說:「當我把東西加到『願望清單』而不是購物車時,我獲得了和點擊『立即購買』時一樣的多巴胺。」另一位參與者Hamer,一位學前班教師兼兼職攝影師,自一月以來通過消除快餐和其他非必要開支節省了5,000美元。
經濟焦慮推動趨勢
不買運動的復興恰逢消費者信心的急劇下降。根據會議委員會的數據,2025年3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92.9,為202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一項民調發現,大約一半的美國成年人對未來幾個月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感到「極度」或「非常」擔憂。
這種焦慮並非毫無根據。聯邦儲備系統指出,即使零售支出保持穩定,消費者情緒仍顯著低於疫情前的水平。消費者的感受與支出之間的脫節正在縮小,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現在將行為與經濟前景對齊。
關稅增加財務壓力
加劇經濟壓力的是唐納德·特朗普重新進入政治舞台並推出的激進貿易政策。政府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達245%的關稅,並取消了先前免除800美元以下貨物關稅的「免稅額」規則。自6月1日起,價值低於800美元的產品將按其申報價值的30%或每件50美元徵稅。
這些措施已經開始在經濟中產生影響。像寶潔和百事可樂這樣的公司已經警告成本上升,批發商也在通知零售商即將到來的價格上漲。根據MarketResearch.com的報告,關稅正在重塑全球供應鏈,迫使企業重新考慮定價策略。
消費者正在為後果做好準備。大多數美國人預期由於關稅,價格將大幅上漲,6成的人對食品雜貨的成本深感擔憂,近一半的人擔心像汽車和家電這樣的大件商品。
社交媒體作為財務支持網絡
TikTok不僅僅是一個娛樂平台,現在還是一個財務支持網絡。創作者們分享的「經濟不景氣妙招」從用罐頭金槍魚準備餐食到學習縫紉和改造舊衣服,這些影片經常成為病毒,與同樣尋找方法來延長預算的觀眾產生共鳴。
在一月份,谷歌對「不花錢挑戰」的搜索達到了歷史新高,反映出一種更廣泛的文化轉變,朝向有計劃的消費。這一運動在千禧一代和Z世代中特別受歡迎,許多人至少經歷過一次重大經濟衰退,並對重蹈覆轍持謹慎態度。
來自新澤西州Voorhees的48歲Mylena Sutton表示,她採用少買生活方式是為了應對經濟不確定性。「對我來說,這是關於更有意識地花錢,並認識到我需要儲蓄更多。」
消費習慣開始改變
雖然一些經濟指標顯示消費者支出仍然具有韌性,但有跡象表明行為開始轉變。萬事達卡的實時交易數據顯示,2025年3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1.4%,但分析師警告,如果消費者信心繼續惡化,這種增長可能無法持續。
零售商已經在調整他們的策略。由影響者驅動的內容越來越專注於經濟實惠的發現和強調價值而非奢華的「陪我購物」影片。根據數字營銷公司New Engen的說法,那些將懷舊與Z世代對便利和個性化需求相結合的品牌獲得了最多的參與。
同時,通常是一個主要零售事件的返校季正在謹慎對待。由於每位大學生的家庭支出比K-12購物者多170%,家庭正在優先考慮必需品,並轉向社交媒體尋找省錢技巧。
文化變遷正在形成
不買2025運動反映的不僅僅是經濟焦慮,它標誌著美國人與消費關係的文化變遷。在價格上漲、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市場波動的時代,許多人選擇完全退出消費循環。
這一趨勢是否會超越當前的經濟環境仍有待觀察。但目前,TikTok的節儉影響者正在幫助數百萬觀眾應對財務不確定性——一次跳過購買。
References
- As Recession Fears Rise, ‘No Buy’ Takes On New Urgency
- Companies are ramping up warnings about the effects tariffs may have on bottom lines — and consumers
- Trump tariffs live updates: Trump sees deals within weeks, China reportedly eases chip levies
- How a no-buy or low-buy lifestyle can help you save money and be a more intentional consumer
- TikTok creators are sharing their 'recession hacks'
- Tracking consumer sentiment versus how consumers are doing based on verified retail purchases
- Consumer Spending Defies Fears: Why Investors Should Trust Data Over Sentiment
- The Impact of Tariffs: Expert Analysis from Leading Market Research Firms
- 2025 Late Summer Social Trends CPG Brands Must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