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推動Starlink國際擴張:貿易談判中科技與外交的交錯策略

台灣政治05/08 05:02
川普政府推動Starlink國際擴張:貿易談判中科技與外交的交錯策略

在川普政府的貿易戰背景下,美國國務院和駐外使館被揭露推動馬斯克的Starlink進入多國市場。雖無證據顯示以減免關稅為交換條件,但Starlink的推廣與貿易談判密切相關,引發對政府偏袒特定企業的質疑。拜登政府延續此政策,顯示推動美國科技企業國際化為戰略目標,並與中國在全球電信市場競爭。

重點更新

05/08 05:02

川普政府推動Starlink國際擴張:貿易談判中科技與外交的交錯策略

在川普政府的貿易戰背景下,美國國務院和駐外使館被揭露推動馬斯克的Starlink進入多國市場。雖無證據顯示以減免關稅為交換條件,但Starlink的推廣與貿易談判密切相關,引發對政府偏袒特定企業的質疑。拜登政府延續此政策,顯示推動美國科技企業國際化為戰略目標,並與中國在全球電信市場競爭。

美國外交推動Starlink進入海外市場

根據《華盛頓郵報》取得的國務院內部電報與備忘錄,自川普政府實施新一輪關稅政策以來,美國駐外使館與國務院官員多次在與外國政府的接觸中提及Starlink,並鼓勵當地政府為其提供法規審批便利。這些行動雖未明言以關稅減免作為交換,但Starlink的推進與貿易談判進程之間的時間點與互動,引起外界關注。

例如,在川普宣布對非洲小國賴索托(Lesotho)產品課徵50%關稅後僅兩週,該國通訊主管機關便與Starlink代表會面,最終核發為期10年的網路服務牌照。根據一份國務院備忘錄,賴索托政府此舉旨在「展現對美國企業的善意」,以期在貿易談判中取得進展。

印度與其他國家的快速批准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印度。2025年3月,Starlink與兩家印度電信業者簽署分銷協議。據報導,Starlink的市場准入在馬斯克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後迅速成為「核心議題」,印度政府也加快了相關審批流程。一位熟悉印度政府思路的消息人士指出,雖然Starlink並非貿易談判的明確條件,但被視為「促成協議的潤滑劑」。

除了印度與賴索托,Starlink也在索馬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孟加拉、巴基斯坦與越南等國取得部分市場准入。這些國家多數正面臨美國關稅壓力,或正積極尋求與華府修補貿易關係。

國務院與白宮的立場

根據報導,時任國務卿馬可·盧比歐(Marco Rubio)曾指示外交官員在與外國政府互動時,推動對Starlink等美國衛星企業的法規審批。國務院在聲明中表示:「Starlink是美國製造的產品,對全球偏遠地區的網路連線產生重大改變。任何愛國的美國人都應支持美國企業在國際舞台上的成功。」

白宮則強調,貿易談判的唯一考量是「美國人民的利益」,包括協助美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副發言人庫什·德賽(Kush Desai)表示,川普總統「絕不容忍利益衝突」,所有官員皆遵守道德規範。

無明確交換條件,但時機引發質疑

儘管目前尚無證據顯示美國政府以減免關稅作為交換條件,內部文件與多國政府的行動仍顯示出Starlink在貿易談判中的潛在角色。例如,賴索托政府在備忘錄中明言,希望藉由核發Starlink執照「展示歡迎美國企業的態度」,以促進與美國的貿易協商。

此外,根據《TechCrunch》報導,Starlink在川普政府的貿易戰中「直接受益」,而多份備忘錄也指出,部分國家認為引進Starlink有助於改善與美國的貿易關係。

拜登政府延續推動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上任後亦延續了對Starlink的支持。根據《華盛頓郵報》取得的電報,拜登政府同樣指示駐外使館協助推動Starlink與其他美國衛星網路服務的海外准入。這顯示,無論政黨立場如何,美國政府皆視推動本國科技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為戰略目標。

國際競爭背景下的政策操作

美國國務院官員指出,推動Starlink進入海外市場的背景之一,是與中國在全球電信與衛星網路領域的競爭。中國近年積極發展低軌衛星技術,試圖提供與Starlink競爭的替代方案。美方則透過貿易槓桿與外交手段,協助美國企業取得市場優勢。

美國創新基金會資深研究員伊凡·斯瓦茲特魯伯(Evan Swarztrauber)表示:「美國應積極協助本國衛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否則將使中國企業受益。」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