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貿易協議引發主權爭議:美國獲中國投資否決權,影視產業面臨關稅威脅

2025年5月9日,英國首相施凱爾與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英美貿易協議。該協議為英國汽車和鋼鐵產業提供關稅減免,但美國獲得對中國在英國重大投資的審查權,引發英國主權擔憂。影視產業未被納入協議,面臨美方高額關稅威脅。施凱爾政府因此面臨國內政界與產業界的批評和壓力。
重點更新
05/09 02:00
英美貿易協議引發主權爭議:美國獲中國投資否決權,影視產業面臨關稅威脅
2025年5月9日,英國首相施凱爾與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英美貿易協議。該協議為英國汽車和鋼鐵產業提供關稅減免,但美國獲得對中國在英國重大投資的審查權,引發英國主權擔憂。影視產業未被納入協議,面臨美方高額關稅威脅。施凱爾政府因此面臨國內政界與產業界的批評和壓力。
美方獲得對中資審查權 引發主權爭議
根據《每日電訊報》報導,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英國政府同意與美國在「投資安全措施」上進行合作,允許美方對中國企業在英國的重大投資提出異議。雖然英國政府發言人強調美國並未擁有「正式否決權」,但多家媒體與反對黨人士指出,這實質上等同於讓美國對英國的對華投資政策擁有發言權。
一位接近談判的消息人士向《電訊報》透露,這項安排是「美方極為重視的條款」,並形容其為「某種形式的否決權」。保守黨批評此舉嚴重損害英國的主權與戰略自主性,認為施凱爾政府在談判中讓步過多。
英國政府則表示,這項安排是基於《國家安全與投資法》(National Security and Investment Act)框架下的合作,並非將審查權外包給美國,而是允許美方「標記」潛在風險投資案,最終決定權仍在英國內閣。
關稅減免聚焦汽車與鋼鐵 但大多數商品仍受10%關稅
協議中最受矚目的成果之一,是美國同意將英國汽車出口至美國的關稅從27.5%降至10%,適用於每年最多10萬輛車。鋼鐵與鋁產品的關稅則從25%降至零,為英國重工業帶來即時的出口利多。
然而,協議並未全面取消川普政府於2025年4月2日「解放日」(Liberation Day)所實施的10%普遍關稅。大多數英國商品仍需繳納此一基本稅率。根據《金融時報》與《BBC》報導,經濟學家估計,這些關稅將導致英國出口損失約95億英鎊,對GDP的貢獻僅為0.1%。
作為交換,英國同意取消對美國牛肉與乙醇的進口關稅,為美國農業創造約50億美元的出口機會。儘管如此,英國政府強調,仍將禁止含有激素的美國牛肉進口,以維持與歐盟一致的食品安全標準。
影視產業未納入協議 恐遭美方高額關稅衝擊
儘管協議涵蓋汽車、鋼鐵、農業與部分製造業,但影視產業並未被納入正式條款。美國總統川普已明確表示,計劃對外國電影徵收高達100%的關稅,並稱此舉旨在「將製作帶回美國本土」。
英國文化大臣克里斯·布萊恩特(Chris Bryant)在國會表示,政府正與美方高層進行「積極磋商」,希望就影視產業達成「適當的貿易安排」,以減輕潛在關稅衝擊。他透露,已與華納兄弟等主要影視公司展開會談。
根據《Deadline》報導,2024年美國影視公司在英國投資近19億美元,佔英國影視產業總產值的64%。若美方徵收高額關稅,將對英國作為好萊塢海外製作基地的地位構成重大威脅。
國內批評聲浪升高 施凱爾面臨政治壓力
儘管施凱爾在協議宣布當天於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工廠前表示,這項協議將「保護、拯救並提升就業」,但國內反對聲浪不斷升高。保守黨批評他「將中國議題外包給華府」,削弱英國的外交自主性。工黨內部亦有成員擔憂,長期依附美國將使英國在國際事務中處於被動。
《獨立報》指出,施凱爾雖成功突破前任四位首相未能完成的英美貿易談判,但協議本質上僅為針對特定產業的「關稅豁免安排」,並非全面自由貿易協定。農業、製藥與影視等關鍵領域仍待進一步談判。
儘管部分金融界與溫和派人士支持此舉,認為在美中對峙與全球供應鏈重組背景下,強化與美國的經濟聯繫是現實選擇,但對於英國是否能在維持主權與經濟利益間取得平衡,仍存諸多疑問。
References
- US and UK agree deal slashing Trump tariffs on cars and metals
- Donald Trump Unveils UK Trade Deal, But Film Tariff Threat Remains
- Fact Sheet: U.S.-UK Reach Historic Trade Deal
- New UK-US trade deal is a relief for Starmer but doubts, and tariffs, remain
- How Keir Starmer succeeded on US trade deal where four other prime ministers failed
- 魔鬼藏在細節裡!美英貿易協議中 英國將中國投資否決權交給美國 | 國際焦點 | 國際 |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