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鋁材關稅改變全球貿易格局,未能提振國內鋁冶煉業發展

美國財經05/09 09:31
美國鋁材關稅改變全球貿易格局,未能提振國內鋁冶煉業發展

美國於2025年3月12日對鋁進口徵收25%的關稅,旨在促進國內生產。然而,高能源成本和結構性問題導致進一步的冶煉廠的關閉,例如美國鋁業的Intalco和Century Aluminum的Hawesville工廠。美國仍然依賴進口和再生鋁生產,關稅使製造商和消費者的成本上升。全球貿易格局已經改變,加拿大的出口轉向歐洲。美國鋁業因能源成本而掙扎,儘管國內廢鋁利用增加,但能源成本仍阻礙了新的冶煉投資。

重點更新

05/09 09:31

美國鋁材關稅改變全球貿易格局,未能提振國內鋁冶煉業發展

美國於2025年3月12日對鋁進口徵收25%的關稅,旨在促進國內生產。然而,高能源成本和結構性問題導致進一步的冶煉廠的關閉,例如美國鋁業的Intalco和Century Aluminum的Hawesville工廠。美國仍然依賴進口和再生鋁生產,關稅使製造商和消費者的成本上升。全球貿易格局已經改變,加拿大的出口轉向歐洲。美國鋁業因能源成本而掙扎,儘管國內廢鋁利用增加,但能源成本仍阻礙了新的冶煉投資。

關稅擴大,貿易流向轉變

2025年3月12日,美國政府擴大了其232條款關稅,對所有鋁和鋼鐵進口徵收25%的關稅,取消了先前的豁免,並將範圍擴大到空鋁罐和罐裝啤酒等產品。此舉旨在增強國內生產並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特別是中國和加拿大。

這一舉措立即引發了全球鋁貿易的重新調整。面對美國額外關稅的加拿大生產商將出口轉向歐洲,那裡的溢價更為有利。這在美國市場造成了供應缺口,部分由歐洲和其他國際供應商填補。根據全球最大鋁生產商之一的Hydro表示,這種貿易重定向是對關稅結構的直接反應,這使得傳統供應商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更高且吸引力降低。

國內生產在高能源成本中停滯

儘管政策具有保護主義意圖,美國的原鋁生產並未反彈。事實上,該行業繼續萎縮。截至2021年,美國鋁冶煉廠的運營能力僅為55%,而加拿大為95%,全球為88%。美國佔全球鋁供應的比例不到2%,與2000年作為世界領先生產國的地位相比大幅下降。

國內冶煉的主要障礙仍然是高昂的電力成本。美國冶煉廠通常依賴短期電力合同,這使它們暴露於波動且往往較高的能源價格中。相比之下,加拿大、挪威和中東的冶煉廠受益於長期合同或自有發電,顯著降低了生產成本。

根據Wood Mackenzie的數據,美國鋁冶煉廠的能源成本平均約為每噸550美元,幾乎是加拿大設施每噸290美元成本的兩倍。這種差異使得美國的冶煉在許多情況下經濟上不可行。

冶煉廠關閉凸顯行業挑戰

最近的關閉事件突顯了美國鋁行業的持續困境。2023年3月,Alcoa Corporation永久關閉了其位於華盛頓州的Intalco冶煉廠,理由是無法獲得具競爭力價格的電力。該設施的產能為279,000公噸,自2020年以來一直閒置。

同樣地,2022年6月,Century Aluminum暫停了其位於肯塔基州Hawesville的冶煉廠——北美最大的軍用級鋁生產商。該公司將決定歸因於電力成本的三倍增長,這使得運營無法持續。預計削減將持續一年,但截至2025年5月尚未宣布重啟。

這些關閉進一步減少了已經有限的國內原鋁生產能力,削弱了關稅的戰略目標。

次級鋁和廢料價格上漲

儘管原生產停滯,美國仍是次級鋁的主要生產國之一,這種鋁的能源消耗較少,依賴於回收廢料。然而,即使這一部分也未能免受關稅影響。

在美國經營擠壓設施的Hydro報告稱,國內廢料價格已隨著關稅推高的中西部溢價上升。儘管該公司採購本地廢料,但市場價格反映了由進口關稅塑造的更廣泛的成本環境。因此,關稅負擔實際上轉嫁給了下游用戶。

Hydro的首席財務官Trond Olaf Christophersen解釋說,公司通過更高的廢料價格間接支付關稅成本,然後將其轉嫁給客戶。這導致終端產品如汽車零件和建築材料的價格上漲。

下游影響和消費者成本

鋁關稅的下游影響在多個行業中顯現。Thule Group,一家汽車貨箱製造商和Hydro的客戶,宣布其美國產品價格上漲10%,儘管大多數產品在國內生產。該公司將鋁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列為主要原因。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指出,歐洲鋁溢價比美國溢價低超過30%,這突顯了美國貿易政策造成的成本差異。這一價格差距使美國製造商的全球競爭力下降,並增加了國內消費者的成本。

全球貿易重組

關稅也促成了全球貿易的更廣泛轉變。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2023年該國進口了44%的鋁,其中加拿大佔了超過一半的進口。隨著加拿大出口轉向和美國生產停滯,美國不得不多樣化其進口來源,增加對歐洲和亞洲供應商的依賴。

這種重組不僅影響了貿易量,還改變了航運路線和物流模式。供應鏈管理公司Flexport報告指出,2025年4月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關稅後,從中國到美國的海運量下降了60%。儘管這一數字包括更廣泛的貿易緊張局勢,但它反映了關稅在多大程度上重塑了全球供應鏈。

行業展望

儘管貿易流向重組和國內廢料利用增加,美國鋁行業仍受結構性挑戰的限制。缺乏具有競爭力的長期電力合同繼續阻礙新冶煉能力的投資。Hydro的Christophersen表示,公司在當前市場條件下看不到在美國建設冶煉廠的可行途徑。

數據中心的增長和人工智能的興起進一步緊縮了電力市場,因為科技公司在電力競標中勝過工業用戶。這種競爭加劇了鋁生產商面臨的能源成本劣勢。

截至2025年初,美國鋁行業仍處於過渡狀態。儘管關稅成功地重定向了貿易並提高了國內價格,但它們並未扭轉原生產的長期下降。若不解決根本的成本結構問題——特別是能源,僅靠關稅似乎不足以恢復該行業的競爭力。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