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本週強勁反彈:企業財報優異、中美關稅緩解與通膨壓力減輕

台灣財經05/16 21:54
美股本週強勁反彈:企業財報優異、中美關稅緩解與通膨壓力減輕

2025年5月第二週,美國股市強勁反彈,標普500指數單週上漲近5%。推動因素包括企業財報優於預期、中美關稅戰暫時休兵、通膨數據顯示壓力緩解,以及市場對聯準會政策轉向的預期。然而,科技與半導體板塊表現疲弱,反映市場對AI熱潮與實體經濟的矛盾。

重點更新

05/16 21:54

美股本週強勁反彈:企業財報優異、中美關稅緩解與通膨壓力減輕

2025年5月第二週,美國股市強勁反彈,標普500指數單週上漲近5%。推動因素包括企業財報優於預期、中美關稅戰暫時休兵、通膨數據顯示壓力緩解,以及市場對聯準會政策轉向的預期。然而,科技與半導體板塊表現疲弱,反映市場對AI熱潮與實體經濟的矛盾。

企業財報超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本週美股的強勁表現,首先受到企業財報季的正面驅動。根據FactSet數據,標普500企業2025年第一季每股盈餘(EPS)年增率達12.8%,為連續第二季雙位數成長,遠高於市場預期。高盛指出,這波財報季的亮點不僅在於獲利成長,更在於企業對未來的展望普遍樂觀,推動投資人信心回升。

沃爾瑪(Walmart)雖然營收略低於預期,但每股盈餘優於市場預估,並首次實現全球電商業務獲利。該公司指出,儘管關稅壓力浮現,但消費者行為尚未出現劇烈轉變,顯示零售基本面仍具韌性。

關稅緩解與中美貿易談判進展

另一項重大利多來自中美貿易局勢的緩和。5月12日,中美雙方宣布互相降低關稅,美國對中關稅從145%降至30%,中國對美關稅則從125%降至10%,其中24%的關稅在90天內暫停實施。這一舉措被市場視為「關稅戰休兵」,大幅降低企業成本壓力,並提振全球供應鏈穩定性。

高盛分析師指出,這一政策變化不僅有助於企業利潤改善,也可能促進外國資本流入美國市場。根據估算,未來幾年外資每年可能為美國帶來300億至1350億美元的投資,進一步支撐美國經濟。

通膨數據降溫,聯準會政策預期轉向

通膨數據的改善亦為市場提供支撐。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至2.3%,創2021年以來新低,核心CPI年增率維持在2.8%。同時,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減0.5%,為今年最大跌幅,顯示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有所緩解。

這些數據強化了市場對聯準會可能在9月啟動降息的預期。根據CME FedWatch工具,市場對9月降息的機率已升至78.8%。聯準會主席鮑爾雖然警告未來可能面臨更頻繁的供應衝擊,但也承認當前通膨壓力有所緩和,為政策調整提供空間。

防禦型類股領漲,科技與半導體板塊落後

在類股表現方面,本週防禦型板塊表現最為亮眼。公用事業類股上漲2.13%,必需消費品類股上漲2.05%,反映出投資人對經濟前景仍持謹慎態度,偏好穩定現金流與抗波動能力強的資產。

相對而言,科技與半導體板塊表現落後。費城半導體指數本週下跌0.59%,回吐部分近期漲幅。應材(Applied Materials)公布的財報顯示,第二季營收不及預期,主因為中國出口限制與ICAPS市場需求疲弱。該公司中國市場營收占比從去年同期的43%降至25%,成為拖累業績的主因。

此外,AI題材雖仍具吸引力,但市場對其短期估值過高的疑慮升溫,導致部分資金轉向基本面更穩健的產業。

經濟數據參差,市場仍處觀望期

儘管整體氛圍偏多,但部分經濟數據仍顯示美國經濟動能放緩。4月零售銷售月增僅0.1%,控制組甚至月減0.2%,顯示消費者支出趨於保守。密西根大學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滑至50.8,創三年新低,反映出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擔憂。

此外,4月建築許可月減4.7%,工業生產亦低於預期,顯示企業投資與製造活動仍面臨挑戰。這些數據與強勁的企業財報形成對比,突顯出市場當前的矛盾與不確定性。

表現落後的產業與原因

除了科技與半導體外,非必需消費品與旅遊相關產業亦表現不佳。旅宿與航空票價分別下跌3.1%與1.5%,反映出旅遊需求疲軟。沃爾瑪亦指出,部分高風險品項如玩具與電子產品的採購量已縮減,顯示零售商對未來需求持保守態度。

食品類股亦表現落後,主因為原物料價格波動與消費者轉向價格更具競爭力的替代品。此外,美元指數維持在100.7的低位,雖有利於出口,但也反映出外資對美國政策穩定性的疑慮。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