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股價連跌八日,市值跌至全球第三:川普關稅威脅、AI競爭與中國市場疲軟三重壓力

台灣財經05/24 06:17
蘋果股價連跌八日,市值跌至全球第三:川普關稅威脅、AI競爭與中國市場疲軟三重壓力

蘋果公司面臨嚴峻市場挑戰,自5月初股價連跌八日,市值蒸發超過3,900億美元,跌至全球第三。美國前總統川普威脅對非美國製造的iPhone課徵25%關稅,加上AI競爭壓力和中國市場銷售疲軟,三重壓力衝擊蘋果未來布局與投資人信心。

重點更新

05/24 06:17

蘋果股價連跌八日,市值跌至全球第三:川普關稅威脅、AI競爭與中國市場疲軟三重壓力

蘋果公司面臨嚴峻市場挑戰,自5月初股價連跌八日,市值蒸發超過3,900億美元,跌至全球第三。美國前總統川普威脅對非美國製造的iPhone課徵25%關稅,加上AI競爭壓力和中國市場銷售疲軟,三重壓力衝擊蘋果未來布局與投資人信心。

川普關稅威脅引發市場震盪

5月23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在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再次點名蘋果,批評該公司將iPhone生產線轉移至印度而非美國,並威脅若不將製造回流美國,將對其產品課徵25%的懲罰性關稅。川普表示:「我早就告訴庫克,我希望在美國銷售的iPhone應該在美國製造,否則蘋果必須繳納至少25%的關稅。」

這番言論迅速引發市場反應。根據《經濟時報》報導,蘋果股價當日下跌3.02%,本週累計跌幅達7.57%。截至5月23日,蘋果股價報收於201.36美元,年初至今已下跌約19.4%,遠低於其52週高點260.10美元。市值方面,蘋果已從年初的全球第一滑落至第三,落後於微軟與輝達。

儘管分析師普遍認為川普的關稅威脅對蘋果構成的實質衝擊有限,瑞銀分析師David Vogt指出,即使課徵25%關稅,對蘋果全年每股盈餘的影響僅約0.51美元,但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敏感反應,仍導致股價劇烈波動。

AI競爭壓力加劇,蘋果策略受質疑

除了政治風險,蘋果在AI領域的進展也備受市場關注。儘管蘋果於2024年WWDC推出「Apple Intelligence」作為其生成式AI的首度亮相,但外界普遍認為其功能落後於競爭對手。Siri未能如預期實現記憶功能,成為批評焦點之一。

與此同時,Google、微軟與OpenAI等對手正加速推進AI產品與生態系統。Google在2025年I/O大會上宣布,其AI模型Gemini每月處理符元(token)數量已達480兆,較去年成長50倍,並將AI深度整合至搜尋、Gmail與YouTube等產品中。微軟則透過與OpenAI的合作,強化其AI生產力工具與雲端服務。

更具象徵意義的是,OpenAI近期以65億美元收購由蘋果前首席設計師Jony Ive創立的AI硬體新創公司,被視為對蘋果核心硬體設計優勢的直接挑戰。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合夥人Gene Munster指出,這是蘋果20年來首次面臨來自AI領域的「實質性威脅」。

中國市場銷售疲軟,市占率遭華為反超

中國市場長期以來是蘋果營收的重要支柱,但近年來的表現卻日益疲弱。根據Canalys與IDC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蘋果在中國的出貨量年減8%至980萬支,市占率從15%降至13%,並被華為反超。全年出貨量則年減17%,為前五大品牌中跌幅最大者。

為了刺激銷售,蘋果在中國市場接連推出促銷活動。自5月10日以來,蘋果已兩度調降iPhone售價,並提高以舊換新折抵金額。以iPhone 15 Pro Max為例,其最高折抵金額已提升至5,700元人民幣(約791美元),接近新機起售價的七成。

然而,這些促銷措施未能扭轉整體下滑趨勢。蘋果2025財年第2季財報顯示,大中華區營收年減2.26%,為三大主要市場中唯一出現負成長的地區。分析指出,蘋果在中國高階手機市場的競爭力正受到小米、華為等本土品牌的強烈挑戰。

市值蒸發逾3,900億美元,跌出全球前二

在多重壓力下,蘋果的市值出現劇烈縮水。根據《彭博社》報導,自5月初以來,蘋果市值已蒸發超過3,900億美元。截至5月23日,蘋果市值已被微軟與輝達超越,從全球市值第一跌至第三。

這一變化不僅反映出投資人對蘋果短期營運前景的擔憂,也突顯出其在AI轉型與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中的挑戰。儘管蘋果仍持續擴大在印度的生產基地,並試圖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但面對川普關稅威脅與地緣政治風險,未來的供應鏈策略仍充滿不確定性。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