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五年低點,關稅政策憂慮成主因

台灣財經04/29 17:30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五年低點,關稅政策憂慮成主因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於2025年4月29日報告,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4月降至86.0,為2020年5月以來最低,連續五個月下跌。消費者對未來經濟、就業和收入感到悲觀,尤其擔憂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高關稅政策,這成為信心下滑的主要因素。關稅導致供應鏈緊張,物價上升,進一步影響消費者支出計劃。

重點更新

04/29 17:30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五年低點,關稅政策憂慮成主因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於2025年4月29日報告,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4月降至86.0,為2020年5月以來最低,連續五個月下跌。消費者對未來經濟、就業和收入感到悲觀,尤其擔憂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高關稅政策,這成為信心下滑的主要因素。關稅導致供應鏈緊張,物價上升,進一步影響消費者支出計劃。

消費者信心指數連五月下滑

根據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2025年4月消費者信心調查》,整體消費者信心指數(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在4月下跌7.9點至86.0(以1985年為基準的100點),不僅低於市場預期的88,也遠低於3月經上修後的93.9。這一數值為自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以來的最低點。

該指數由兩個子指數構成:現況指數(Present Situation Index)與預期指數(Expectations Index)。其中,現況指數微幅下滑0.9點至133.5,而預期指數則大幅下跌12.5點至54.4,為2011年10月以來最低,並遠低於通常預示經濟衰退的80點門檻。

關稅成為消費者最關注議題

此次調查中,消費者對「關稅」的提及次數創下歷史新高。根據聯合會的說明,許多受訪者明確表示擔憂關稅將推高物價,並對整體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這一現象與近期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關稅的政策密切相關。

根據《美聯社》報導,總統川普近期對幾乎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實施高額關稅,並擴大至鋼鐵、鋁材與汽車等領域。這些措施引發供應鏈緊張,導致零售商如沃爾瑪與目標百貨面臨庫存壓力與成本上升的雙重挑戰。消費者對此反應強烈,擔心物價上漲與商品短缺將影響日常生活。

就業與收入預期惡化

消費者對勞動市場的信心也顯著下滑。4月有32.1%的受訪者預期未來六個月工作機會將減少,接近2009年金融危機高峰時的水準。相對地,僅13.7%的人預期工作機會將增加,較3月的16.7%下降。

此外,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也轉為負面。15.0%的消費者預期收入將增加,低於3月的17.1%;而18.2%的人預期收入將減少,較上月的14.9%上升。這是五年來首次出現對未來收入持負面看法的淨值。

通膨與金融市場波動加劇悲觀情緒

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未來12個月的通膨預期升至7%,為2022年11月以來最高。儘管官方通膨數據尚未顯示明顯上升,但消費者普遍感受到生活成本壓力加劇。

同時,金融市場的不穩定也影響了消費者情緒。48.5%的受訪者預期未來一年股市將下跌,為2011年10月以來最高比例。這反映出投資信心的動搖,進一步削弱了整體經濟信心。

信心下滑遍及各年齡與收入層

此次信心下滑的趨勢橫跨所有年齡層與多數收入族群,尤以35至55歲年齡層與年收入超過12.5萬美元的家庭跌幅最為明顯。這些群體通常為消費與投資的主力,其信心下滑可能對整體經濟活動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消費計畫縮減:旅遊與餐飲支出減少

根據調查,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出國旅遊的消費者比例從去年12月的24.1%降至16.4%。此外,計劃增加餐飲支出的比例也出現近年來最大幅度的下滑。這些數據顯示,消費者在面對經濟不確定性時,傾向縮減非必要支出。

關稅政策引發供應鏈與價格壓力

根據《聯合報》與《鉅亨網》報導,自4月初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以來,從中國進口的貨品交運量已劇減60%。航運業者為避免運價暴跌,紛紛削減航次,導致供應鏈進一步緊縮。零售商如沃爾瑪最初要求中國供應商承擔關稅,但在庫存壓力下於4月26日改為自行吸收關稅成本,並恢復中國進貨。

根據全美零售聯合會數據,2025年4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9.8%,其中關稅成本佔比高達43%。這使得關稅成為影響低收入家庭購買力的「隱形累退稅」。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