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調整汽車關稅以支持國內製造業

台灣財經04/30 00:31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調整汽車關稅以支持國內製造業

2025年4月29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簽署兩項行政命令,調整汽車與零組件進口關稅政策,為美國汽車製造商提供短期緩衝。新政策允許部分在美國組裝、使用外國零件的車輛免於25%的進口稅,並對符合條件的零組件提供階段性補償。此舉是在汽車業界長期遊說下做出的調整,旨在保護國內製造業並促進供應鏈回流美國。

重點更新

04/30 00:31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調整汽車關稅以支持國內製造業

2025年4月29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簽署兩項行政命令,調整汽車與零組件進口關稅政策,為美國汽車製造商提供短期緩衝。新政策允許部分在美國組裝、使用外國零件的車輛免於25%的進口稅,並對符合條件的零組件提供階段性補償。此舉是在汽車業界長期遊說下做出的調整,旨在保護國內製造業並促進供應鏈回流美國。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調整汽車關稅政策

週二,總統川普在前往密西根州的空軍一號上簽署了兩項行政命令,正式放寬部分汽車與零組件的進口關稅。這些命令修改了原先自4月初起實施的25%汽車關稅與即將於5月3日生效的零組件關稅,並防止這些稅項與其他如鋼鐵與鋁材的關稅「疊加」徵收。

根據白宮發布的說明,這些變更將使在美國境內組裝、且使用一定比例美國或美墨加協定(USMCA)合規零件的車輛,免於進口稅。具體而言,若一輛車的零件中有85%來自美國或USMCA成員國,該車將在第一年完全免稅,第二年則享有部分減免。

此外,針對進口零組件的補償機制也同步啟動。從5月3日起,進口零件將面臨25%的關稅,但國內汽車製造商可申請補償,第一年補償金額上限為該車輛價值的3.75%,第二年降至2.5%,之後逐步取消。

政策背景與簽署動機

川普政府最初於本月初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與零組件徵收25%關稅,理由是保護國家安全與促進國內製造。然而,該政策迅速引發汽車產業的強烈反彈。包括福特、通用汽車(GM)與Stellantis在內的主要車廠,以及代表供應商與經銷商的業界團體,紛紛警告此舉將導致成本上升、銷售下滑,並可能危及美國汽車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我們只是想在這一小段過渡期幫助他們,若他們無法取得零組件,我們不想要懲罰他們,」川普在前往密西根的途中對記者表示。他強調,這些調整是為了讓汽車製造商有時間調整供應鏈,並鼓勵更多生產回流美國。

白宮發言人也指出,這些措施是為了「更有效地消除汽車進口對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並強調這是根據川普第一任期內進行的國安研究所做出的政策調整。

汽車業界回應與官方聲明

汽車製造商對此舉普遍表示歡迎。福特汽車執行長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福特汽車樂見並讚賞川普總統做的這些決定,這有助於減輕關稅對汽車製造商、供應商及消費者帶來的衝擊。」通用汽車執行長瑪麗·芭拉(Mary Barra)則表示感謝川普對美國汽車產業的支持,並期待與政府持續合作。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證實,這些行政命令將使汽車製造商不再同時承擔汽車、鋼鐵與鋁材等多重關稅。他補充說:「只要你是在美國完成你的汽車生產,毫無疑問的,你就勝出了。」

然而,盧特尼克也坦言,目前能達到85%美國或USMCA零件比例的車輛仍屬少數,顯示產業仍需時間調整供應鏈結構。

政策細節與實施方式

根據行政命令內容,汽車製造商需主動申請補償,並提供相關生產與進口資料。補償將以退稅或抵免方式進行,並由商務部與財政部共同監督執行。白宮表示,這些措施將在未來兩年內逐步退場,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以美國本土製造為核心的汽車產業供應鏈。

此外,行政命令也明確指出,已支付汽車關稅的企業將不再被加徵其他關稅,如鋼鋁稅或針對特定國家的額外稅項。這項「去疊加」政策被視為對業界壓力的直接回應。

密西根之行與政治背景

川普選擇在密西根州宣布這項政策調整,具有明顯的政治意涵。密西根是美國汽車製造重鎮,也是川普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勝出的關鍵州之一。此次行程標誌著川普重返白宮100天,並藉此強調其對製造業與藍領選民的承諾。

在密西根的演說中,川普重申其「美國製造優先」的政策方向,並表示這些關稅調整是「為了讓美國汽車業更強大,而不是更脆弱」。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