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延遲貿易數據發布,因美國航運量下降;同時,中國公司在四月以34億美元領先全球股票發行。

中國推遲了其每週貿易數據的發布,這是在美中緊張局勢升級之際,並且預計對美國西海岸的出貨量將因新關稅而下降35%。儘管如此,中國公司在四月份在全球股市中表現突出,透過股票發行籌集了34億美元,超越了美國和歐洲的籌資額。中國交通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0%,顯示出貿易重心正轉向其他市場。這次延遲正好碰上國定假日以及對美國關稅影響的加強關注。
重點更新
04/30 10:33
中國延遲貿易數據發布,因美國航運量下降;同時,中國公司在四月以34億美元領先全球股票發行。
中國推遲了其每週貿易數據的發布,這是在美中緊張局勢升級之際,並且預計對美國西海岸的出貨量將因新關稅而下降35%。儘管如此,中國公司在四月份在全球股市中表現突出,透過股票發行籌集了34億美元,超越了美國和歐洲的籌資額。中國交通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0%,顯示出貿易重心正轉向其他市場。這次延遲正好碰上國定假日以及對美國關稅影響的加強關注。
中國首次延遲發布2025年貿易數據
截至週三早上當地時間,中國交通部尚未發布其通常每週一發布的定期貿易統計數據。這是2025年首次出現此類延遲。該部門未回應關於延遲原因或數據何時發布的詢問。延遲恰逢週四開始的五天國定假日,期間政府辦公室和市場將關閉。
自該部門兩年多前開始發布每週貿易數據以來,已經延遲發布16次,並完全跳過一次發布。此前最長的延遲是在2023年中期的四天。目前的延遲正值全球市場密切關注的時期,因為市場正在等待官方數據以評估美國對中國出口新關稅的影響。
美國航運量因關稅生效而下滑
最近幾週,從中國到美國的航運量顯著下降。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Gene Seroka)警告說,預計下週來自亞洲的貨運量將比去年同期下降超過35%。根據塞羅卡的說法,預計5月份將取消約四分之一的預定到港船隻。
這一下降是在特朗普政府4月2日宣布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商品徵收超過100%懲罰性關稅後發生的。作為回應,北京實施了對等關稅,進一步加劇了雙邊貿易緊張。塞羅卡指出,主要美國零售商已停止從中國進口貨物,轉而從關稅較低的東南亞採購商品。
目前,來自中國的貨物約佔洛杉磯港業務的45%。該港口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貨運量同比增長了14%,因為美國公司在關稅上調前囤積庫存。然而,這一趨勢現在已經急劇逆轉。
中國港口同比處理集裝箱量增長10%
儘管運往美國的貨運量放緩,中國港口在最近報告的一週內處理了630萬個標準20英尺集裝箱,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根據上週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商可能正在將貨物轉向其他市場,特別是東南亞,那裡許多商品的美國關稅已被暫停。
集裝箱吞吐量的增加表明,儘管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但整體貿易量尚未崩潰。分析人士認為,出口商正在調整其物流策略,以減輕美中貿易衝突的影響。
中國公司在四月全球股市籌資中領先
儘管貿易緊張局勢擾亂了商品流動,中國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上大幅領先。根據彭博數據,四月中國公司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配售和大宗交易籌集了總計34億美元。這比2024年同月增長了88%。
值得注意的交易包括茶連鎖店茶吉控股有限公司和生物製藥公司Duality Biotherapeutics Inc.的發行。這一強勁表現與美國和歐洲的疲弱形成鮮明對比,那裡的股票發行顯著放緩。美國股票發行正走向一年多來最疲弱的月份,而歐洲股票發行下降了超過80%。
中國公司的強勁籌資活動正值美國資本環境收緊之際,監管審查和市場波動使公司更難上市或籌集額外資金。
更廣泛的貿易和經濟背景下
中國貿易數據發布延遲和美國航運量下滑的背景是更廣泛的經濟放緩。中國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四月份降至49.0,表明工廠活動收縮。這標誌著16個月來最快的收縮速度。
同時,美國的職位空缺降至2024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消費者信心已連續五個月下降。美國財政部長警告說,如果目前的關稅水平持續,中國可能會失去多達1000萬個工作崗位。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中國的海外投資仍然強勁。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公司在歐洲完成了價值14億美元的交易,包括騰訊以16億美元收購育碧新子公司的股份。這一趨勢反映了中國公司在國內和雙邊貿易壓力下向海外市場的戰略轉向。
References
- China is days late in releasing trade data as US shipping slumps
- Chief of major US port shares grim warning about Chinese shipments due to Trump tariffs
- Asian Shares Mixed As China's Factory Activity Contracts
- LA port exec says cargoes are set to drop 35% starting next week as tariffs hit demand
- How EVs and US tariffs could drive Chinese deals into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