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波士頓博覽會上的美國機器人製造商在貿易緊張局勢下力求在人形機器人技術上超越中國

在2025年於波士頓舉行的機器人高峰會暨博覽會上,美國的機器人製造商展示了人形機器人的進步,以與中國公司競爭。該活動突顯了創新成果,但受到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包括影響供應鏈的關稅。像Agility Robotics和Boston Dynamics這樣的公司專注於本土生產,以緩解這些挑戰。中國公司宇樹機器人展示了其G1人形機器人,在美國面臨高額關稅。地緣政治局勢也影響了人才招募,促使美國公司加速自動化進程,即便面臨高昂的勞動成本。
重點更新
05/01 20:31
2025年波士頓博覽會上的美國機器人製造商在貿易緊張局勢下力求在人形機器人技術上超越中國
在2025年於波士頓舉行的機器人高峰會暨博覽會上,美國的機器人製造商展示了人形機器人的進步,以與中國公司競爭。該活動突顯了創新成果,但受到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包括影響供應鏈的關稅。像Agility Robotics和Boston Dynamics這樣的公司專注於本土生產,以緩解這些挑戰。中國公司宇樹機器人展示了其G1人形機器人,在美國面臨高額關稅。地緣政治局勢也影響了人才招募,促使美國公司加速自動化進程,即便面臨高昂的勞動成本。
美國機器人產業瞄準人形機器人領導地位
波士頓機器人峰會匯聚了數千名工程師、高管和技術專家,討論機器人的未來,特別是人形機器人。雖然人形機器人仍屬於小眾領域,但其在工廠和倉庫中自動化勞動密集型任務的潛力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位於俄勒岡州的Agility Robotics是美國領先的公司之一。其人形機器人Digit目前正在德國汽車零件製造商舍弗勒運營的美國工廠中部署。Agility的首席技術官Pras Velagapudi表示:「這給我們自己的供應鏈帶來了一些不便,但也帶來了機會。」該公司押注於國內部署,以減少對外國零件的依賴,並應對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
由現代汽車集團擁有的波士頓動力公司也展示了其Atlas人形機器人的最新進展。儘管該公司沒有帶來實體原型,但展示了其四足機器人Spot,這些機器人已經在商業上使用。該公司的首席技術官Aaron Saunders在主題演講中避開了關稅討論,但這一話題在整個活動中仍然是主要的潛在議題。
關稅對創新投下長期陰影
雖然不在峰會的正式議程上,但關稅是走廊和非正式聚會中討論最多的問題。「關稅是我們在走廊和飲水機旁討論的頭號話題。」機器人峰會與博覽會主席Steve Crowe說。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政府下,讓許多公司忙於適應。
人形機器人的複雜性——包括馬達、執行器、半導體、傳感器、電池和稀土磁鐵——使其特別容易受到全球供應鏈中斷的影響。中國最近的反制行動,包括限制稀土磁鐵出口,已經影響到美國公司。特斯拉首席執行官Elon Musk警告投資者,這些限制將延遲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開發。
中國的參與和競爭壓力
儘管貿易緊張局勢,中國機器人公司在峰會上留下了顯著的影響。展廳中唯一實體存在的人形機器人是來自中國Unitree Robotics的G1。G1以16,000美元的定價推廣,憑藉其流暢的動作、握手和與人群的互動給參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由於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145%關稅,該機器人對美國買家的價格可能上升到約40,000美元,根據Unitree的商業發展副總裁Tony Yang所說。
Yang承認人形機器人的市場狹窄,但強調長期的雄心。「在工業方面仍然有巨大的潛在市場,比如製造業、工廠甚至家庭使用。」他說。Unitree的策略專注於快速硬體和軟體的開發,旨在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競賽中保持領先。
國內生產和自動化作為策略應對
關稅環境促使許多美國公司考慮將生產轉回國內。舍弗勒底盤系統部門的工程總監Al Makke指出,雖然國內生產可以減輕關稅影響,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本地公司必須應對高勞動成本和勞動力短缺,因此自動化進一步推進。」Makke說。「而自動化的一個面貌就是人形機器人。」
這一轉變在汽車產業中已經顯現,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美國汽車製造商在過去一年中增加了9.6%的機器人安裝。這些機器人大多仍然從日本、德國和韓國等國家進口,但國內開發的趨勢正在增強。
供應鏈複雜性和全球採購挑戰
人形機器人的複雜結構使其特別容易受到供應鏈中斷的影響。位於阿拉巴馬州的Tennibot公司首席執行官Haitham Eletrabi描述了這一挑戰:「注塑成型零件、鉚釘、螺絲、螺母、輪子、馬達、電池——供應鏈變得極為複雜。我們從世界各地獲得零件。關稅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
這一觀點得到了其他參會者的呼應,包括來自歐洲零件供應商如IMSystems的代表,他們也在應對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連鎖反應。
人才流動問題
除了硬體和供應鏈,政治環境也影響著人才招聘。招聘公司Adapt Talent的Francesca Torsiello報告說,加拿大機器人專業人士對接受美國工作機會的猶豫不決正在增加。「過去,加拿大的人覺得來美國公司工作很有吸引力;現在他們變得非常猶豫。」她說。
References
- US robot makers hope to beat China in humanoid race. Tariffs could affect their ambitions
- US robot makers hope to beat China in humanoid race. Tariffs could affect their ambitions
- US robot makers hope to beat China in humanoid race. Tariffs could affect their ambitions
- US robot makers hope to beat China in humanoid race. Tariffs could affect their ambitions
- US robot makers hope to beat China in humanoid race. Tariffs could affect their ambitions
- US robot makers hope to beat China in humanoid race. Tariffs could affect their am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