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一假期外銷商品大甩賣:高品質外貿品低至2折吸引搶購熱潮

2025年五一黃金週,中國大陸多地,特別是上海,出現「外銷轉內需」消費熱潮。原本出口歐美的高品質商品以低至2折價格在本地銷售,吸引大量消費者。商品包括德國紅點獎保溫杯、歐美品牌代工麻編鞋等。此現象因美國提高關稅,企業轉向國內市場,並透過展銷會、快閃店等方式銷售,反映出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內需市場的趨勢。
重點更新
05/05 09:02
上海五一假期外銷商品大甩賣:高品質外貿品低至2折吸引搶購熱潮
2025年五一黃金週,中國大陸多地,特別是上海,出現「外銷轉內需」消費熱潮。原本出口歐美的高品質商品以低至2折價格在本地銷售,吸引大量消費者。商品包括德國紅點獎保溫杯、歐美品牌代工麻編鞋等。此現象因美國提高關稅,企業轉向國內市場,並透過展銷會、快閃店等方式銷售,反映出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內需市場的趨勢。
上海商場掀起「外貿優品」搶購潮
五一假期期間,上海多家商場與超市設立「外貿優品」專區,吸引大量消費者前往「撿漏」。在南京路步行街的第一食品商店,剛裝修完成的「思樂得」專櫃陳列近30款出口轉內銷商品,包括高硼硅玻璃製的墩墩杯、不鏽鋼法壓壺與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的保溫杯等。這些商品原本主要出口歐美市場,現以大幅折扣價格銷售。例如,一款原價1800元人民幣的法壓壺,現場售價僅219元,折扣低至2折。
思樂得營銷部長曹爽表示,該公司長期為歐美品牌代工,產品標準與工藝均達國際一流水準。由於近期出口受阻,公司決定將部分庫存轉向國內市場銷售,並針對本地消費者進行包裝與設計調整,例如為保溫杯加上時尚背帶,提升本地市場接受度。
超市與展銷會成為外貿商品新戰場
除了商場專櫃,連鎖超市也加入「外貿轉內銷」行列。永輝超市在其「外貿優品」專區推出多款鮪魚罐頭,包括初榨橄欖油口味,包裝精美、配料簡單,吸引不少消費者選購。市民李先生表示,他一直想做金槍魚三明治,但網購商品難以判斷品質,超市現場展示讓他更有信心購買。
同時,上海環球港於五一前夕開幕的出口商品展銷會也吸引大量人潮。展會中,一家外貿公司展示多款麻編鞋,工作人員透露,這些鞋款原為美國品牌Soludos代工,原價數百美元,現場售價僅需一兩百元人民幣,主要目的是清理庫存。這類展銷會不僅提供消費者高性價比選擇,也為外貿企業打開新的銷售通路。
價格策略與商品來源
此次「外銷轉內需」的商品多來自浙江、廣東等外貿重鎮的工廠,原本為歐美品牌代工,因應美國自5月2日起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20%的關稅,出口受阻,企業轉而尋求國內市場出路。根據報導,一些商品如保溫水瓶、法壓壺、麻編鞋等,原本在海外售價高達數百美元,轉內銷後價格僅為原價的20%至30%。
這些商品的價格策略以「去庫存」為主,企業普遍採取低價促銷方式吸引消費者。例如,Soludos代工鞋款在展銷會上以一兩百元人民幣出售,遠低於其在歐美市場的定價。這種策略不僅有助於快速回籠資金,也提升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
消費者反應熱烈
消費者對這波「外貿優品」反應熱烈。許多民眾表示,這些商品不僅價格實惠,品質也遠超一般國產商品,具有極高的性價比。部分商品如保溫杯與麻編鞋甚至出現搶購潮,部分展銷會現場排隊人潮不斷。
此外,消費者對商品的設計與包裝也給予正面評價。思樂得的保溫杯因曾登上「雪龍號」科考船而成為話題商品,吸引不少消費者慕名而來。永輝超市的鮪魚罐頭則因其簡潔配料與高品質橄欖油成分,受到家庭主婦與年輕族群青睞。
政策與平台助力內銷轉型
此次「外銷轉內需」熱潮也受到政策與平台的推動。根據中國商務部資料,截至5月2日,全國已有包括上海在內的10個重點地區舉辦「中國外貿優品行」等活動,吸引超過2400家外貿企業與6500名採購商參與,達成意向採購金額達167.6億元人民幣。
同時,商務部也指導大型電商平台與零售企業協助外貿企業開拓國內銷售渠道。包括京東、阿里巴巴、拼多多等15家電商平台,均推出專區或專項活動,協助外貿企業轉型內銷,並提供流量、補貼與物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