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談判樂觀預期推動油價單日飆升近3%,布倫特與WTI雙雙上漲

台灣財經05/08 22:00
美中貿易談判樂觀預期推動油價單日飆升近3%,布倫特與WTI雙雙上漲

2025年5月8日,國際油價因美中即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貿易談判而上漲近3%。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5月10日會晤,試圖緩解關稅衝突。OPEC+增產壓力、美英貿易協議的公布,以及美國對中國煉油廠的制裁行動,均影響油價波動。

重點更新

05/08 22:00

美中貿易談判樂觀預期推動油價單日飆升近3%,布倫特與WTI雙雙上漲

2025年5月8日,國際油價因美中即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貿易談判而上漲近3%。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5月10日會晤,試圖緩解關稅衝突。OPEC+增產壓力、美英貿易協議的公布,以及美國對中國煉油廠的制裁行動,均影響油價波動。

美中貿易談判重啟,市場情緒回暖

根據多家媒體報導,美國與中國將於5月10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新一輪貿易談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將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貝森特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此次會談的重點是「降溫」而非立即達成全面協議。他強調:「我們必須首先緩和局勢,然後才能向前推進。」

這一消息激勵市場信心,油價應聲上漲。5月8日,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1.72美元或2.8%,收於每桶62.84美元;WTI原油期貨上漲1.84美元或3.2%,收於每桶59.91美元。SEB分析師Ole Hvalbye指出,市場對談判可能取得突破的預期為油市提供了支撐。

OPEC+增產壓力與供應面變數

儘管市場對美中談判抱持希望,但供應面仍存在壓力。OPEC+自4月起開始逐步解除先前的減產協議,並計劃在5月與6月進一步增產。根據路透社調查,OPEC在4月的實際產量為每日2660萬桶,較3月減少3萬桶,主要因委內瑞拉出口受美國制裁影響下滑,伊拉克與利比亞也出現小幅減產。

花旗銀行在最新報告中指出,OPEC+的增產計畫可能對油價構成壓力,並將布倫特原油三個月價格預測從每桶60美元下調至55美元。儘管如此,該行仍維持全年平均價格為每桶60美元的預期。

美英貿易協議公布,市場觀察其影響

在另一項貿易進展中,美國總統川普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宣布達成「突破性」貿易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英國將其對美國商品的平均關稅從5.1%降至1.8%,並進一步開放市場准入;美國則保留對英國商品徵收10%關稅的政策不變。

儘管此協議未直接涉及能源產品,但作為川普政府對外貿易政策的首個重大協議,其象徵意義提振了市場對其他貿易談判可能取得進展的信心,間接支撐了油價。

美國制裁中國煉油廠,打擊伊朗石油出口

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於5月8日宣布,對中國河北新海化工集團(Hebei Xinhai Chemical Group Co., Ltd.)及三家位於山東的港口營運商實施制裁,理由是這些企業涉及購買或協助運輸伊朗原油。這是美國針對中國「地煉」(teapot refineries)採取的第三輪制裁,也是首次針對港口營運商。

根據美國財政部聲明,這些企業透過與伊朗「影子艦隊」的船對船(STS)轉運方式,接收數十億美元的伊朗石油。被點名的船隻包括「STAR TWINKLE 6」、「LAMD」、「SKADI」等,均曾多次將伊朗石油運往中國。

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國將持續加大對伊朗石油供應鏈的壓力,防止其政權利用石油收入推動破壞穩定的行動。」此舉進一步限制伊朗石油出口,可能對全球供應產生邊際影響,尤其是在中國煉油廠尋求替代來源的情況下。

關稅溢價成為油價波動新驅動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地緣政治風險相對穩定,油價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已從「地緣溢價」轉向「關稅溢價」。Ritterbusch and Associates分析師Jim Ritterbusch表示:「川普政府的政策反覆無常,使得市場對關稅政策的預期成為油價波動的核心來源。」

這一觀點也反映在近期油價的劇烈波動中。5月7日,由於市場對夏季需求的擔憂,WTI原油下跌1.02美元或1.7%,收於每桶58.07美元;布倫特原油下跌1.03美元或1.7%,至每桶61.12美元。儘管美國原油庫存減少200萬桶,但汽油庫存意外增加20萬桶,引發市場對需求前景的疑慮。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