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關稅政策推動2025年4月新車價格顯著上漲

台灣財經05/12 21:30
美國新關稅政策推動2025年4月新車價格顯著上漲

2025年4月,美國新車價格因25%進口關稅上漲,平均交易價格較3月增2.5%,為近十年同期第二高。關稅影響多國進口車輛,消費者預期心理與供應鏈壓力推動價格上行。部分車廠如福特已調漲墨西哥製造車款價格。日產、豐田等車廠調整生產策略以應對關稅影響。英國獲得較低關稅待遇,而日本等國面臨談判困難。未來幾個月價格可能進一步上升。

重點更新

05/12 21:30

美國新關稅政策推動2025年4月新車價格顯著上漲

2025年4月,美國新車價格因25%進口關稅上漲,平均交易價格較3月增2.5%,為近十年同期第二高。關稅影響多國進口車輛,消費者預期心理與供應鏈壓力推動價格上行。部分車廠如福特已調漲墨西哥製造車款價格。日產、豐田等車廠調整生產策略以應對關稅影響。英國獲得較低關稅待遇,而日本等國面臨談判困難。未來幾個月價格可能進一步上升。

關稅政策背景:25%進口稅全面上路

自2025年4月3日起,美國對來自多個貿易夥伴國的進口車輛徵收25%關稅,並於5月3日擴及大多數汽車零組件。這項政策由前總統川普主導,旨在縮減貿易逆差並促進本土製造。儘管部分國家如英國獲得特別待遇,享有每年10萬輛、稅率降至10%的汽車進口配額,但大多數國家,包括日本、墨西哥與加拿大,仍面臨全面關稅壓力。

根據《Business Weekly》報導,川普政府強調英國汽車如勞斯萊斯與賓利屬於高端小眾市場,與美國本土車系無直接競爭,因此得以享有例外待遇。相較之下,日本與美國之間存在68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且雙方在汽車與農產品議題上分歧嚴重,導致談判進展緩慢。

價格數據:新車與二手車價格同步上揚

根據Cox Automotive旗下Kelley Blue Book的數據,2025年4月美國新車平均交易價格在折扣與促銷後上漲2.5%,遠高於過去同期平均1.1%的漲幅。這是自2020年疫情導致工廠停工以來,最大單月漲幅之一。

同時,Cox的Manheim Used Vehicle Value Index顯示,4月美國批發二手車價格年增4.9%,月增2.7%,反映出整體汽車市場的價格壓力正在擴散至二手市場。

Cox首席經濟學家Jonathan Smoke指出,目前全美經銷商庫存量已降至260萬輛以下,供應緊張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推升價格。

消費者行為與經銷商反應

儘管部分車廠尚未全面調漲建議售價,但消費者對未來價格上漲的預期已促使購車需求提前釋放。Cox執行分析師Erin Keating表示,即使車廠維持價格不變,消費者搶購心理與經銷商層級的定價策略仍導致部分車型價格上升。

例如,福特針對其墨西哥製造的車款,包括Mustang Mach-E電動SUV、Maverick皮卡與Bronco Sport,已通知經銷商將調漲最多2,000美元。這些車型直接受到25%關稅影響。

位於密西根州的Szott Automotive Group合夥人Todd Szott指出,儘管整體價格尚稱穩定,但促銷與折扣的比重已降至2024年夏季以來最低水準,顯示廠商在價格策略上逐漸收緊。

車廠策略調整與供應鏈變動

面對新關稅環境,多家車廠已開始調整其全球生產與供應鏈佈局。日產汽車已暫停從墨西哥向美國出口SUV,並重新評估其北美產能配置。豐田則表示,將維持現有美國生產規模,並專注於降低固定成本,同時密切關注美國關稅政策的進一步發展。

根據《Yahoo Finance》報導,日本政府官員透露,一家未具名的日本車廠因關稅影響,每小時損失約100萬美元。豐田預估,若以每月730小時計算,關稅將對其造成12億美元的損失。

此外,為因應美國市場壓力,本田已將Civic油電混合車的生產從日本轉移至美國,而馬自達則因報復性關稅,停止向加拿大出口其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工廠生產的車型。

英美協議與其他國家待遇差異

與大多數國家不同,英國在與美國的雙邊貿易協議中獲得較為寬鬆的待遇。根據協議,美國將英國汽車進口關稅從27.5%降至10%,並設立每年10萬輛的免稅配額。英國汽車製造商協會(SMMT)主席霍斯表示,這項協議為英國汽車產業帶來長期穩定的出口前景。

然而,川普明言不會對其他國家提供相同待遇,並強調英國車款屬於「極少量的超豪華車」,與美國車廠無直接競爭。這使得日本等出口大國難以仿效英國模式,談判空間受限。

市場供需與未來價格走勢

儘管部分車廠透過促銷活動維持價格穩定,但整體市場供需失衡已開始對價格產生壓力。Cox指出,若供應持續緊縮,未來幾個月價格可能進一步上升。根據其估算,受25%關稅直接影響的新車價格可能上漲10%至15%,而未完全受影響的車型也可能上漲5%。

Matick Automotive Group合夥人Paul Zimmermann表示,儘管目前庫存尚稱健康,但若進口商進一步減少交貨,供應鏈可能出現「斷點」。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