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暫緩關稅90天引發搶購潮:專家建議囤積五大類進口食品

2025年5月初,美國政府宣布暫緩多國進口商品關稅90天,作為與貿易夥伴協商的緩衝期。此舉引發全美主要城市的搶購潮,消費者擔心關稅期滿後物價上漲,紛紛囤積食品與日用品。專家建議囤積穀物、咖啡、葡萄酒、起司與食用油,因這些商品進口依賴度高且關稅調升幅度大。市場反應謹慎,企業在暫緩期內觀望,部分加速出貨以降低未來稅負風險。
重點更新
05/13 08:57
美國暫緩關稅90天引發搶購潮:專家建議囤積五大類進口食品
2025年5月初,美國政府宣布暫緩多國進口商品關稅90天,作為與貿易夥伴協商的緩衝期。此舉引發全美主要城市的搶購潮,消費者擔心關稅期滿後物價上漲,紛紛囤積食品與日用品。專家建議囤積穀物、咖啡、葡萄酒、起司與食用油,因這些商品進口依賴度高且關稅調升幅度大。市場反應謹慎,企業在暫緩期內觀望,部分加速出貨以降低未來稅負風險。
關稅政策暫緩90天,市場反應迅速
2025年5月12日,美中雙方在日內瓦會談後共同宣布,將彼此的關稅稅率同步調降115%,並暫緩實施90天。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從145%降至30%,中國則將對美稅率降至10%。這項政策雖被視為緩解貿易緊張的積極信號,但市場反應卻顯得更為謹慎。
在政策宣布後的首個週末,包括紐約、洛杉磯、芝加哥等大城市的好市多(Costco)與大型連鎖超市出現明顯的採購潮。消費者擔心90天後若談判破裂,關稅將再度上調,導致物價飆升,因此選擇提前囤貨。
專家建議囤積五大類食品
美國食品編輯艾黎(Ali Domrongchai)在《The Kitchn》網站上指出,消費者應優先考慮囤積五類商品:穀物、咖啡、葡萄酒、起司與食用油。這些商品多數仰賴進口,且在新關稅政策下,預計將面臨10%至46%不等的加徵稅率。
穀物:泰國香米與義大利麵成搶購焦點
好市多販售的自有品牌泰國香米(Kirkland Thai Jasmine Rice),每袋25磅售價為17.99美元。若加徵36%關稅,價格將上漲至約24.99美元。由於米類可長期保存,成為家庭主婦與餐飲業者的首選囤貨品項。
此外,義大利進口的Garofalo有機義大利麵組合也受到關注。每組售價約11美元,未開封可保存數年,專家建議消費者趁價格尚未調整前大量購買。
咖啡:進口豆面臨高關稅壓力
全球咖啡豆主要來自巴西、越南與哥倫比亞,這三國的咖啡豆將面臨10%至46%的關稅。好市多販售的Kirkland深烘焙哥倫比亞咖啡豆因此成為搶購熱點。艾黎指出,咖啡是許多家庭每日必需品,提前囤貨可減少未來的購買壓力。
葡萄酒:歐洲酒品將被課徵20%關稅
歐盟進口葡萄酒將面臨20%的關稅,影響範圍涵蓋好市多熱銷的Rias Baixas白酒與Kirkland香檳等商品。由於葡萄酒具備良好的保存性,許多消費者選擇成箱購買,作為未來數月的儲備。
起司:硬質起司成為囤貨首選
歐洲進口起司同樣將被課徵20%關稅。艾黎特別推薦消費者選購硬質高達起司(Grana Padano),未開封可保存約一年,適合長期儲存。這類商品在好市多銷量大,近期已出現缺貨跡象。
食用油:進口依賴高,價格波動風險大
美國市面上的酪梨油與橄欖油多數仰賴進口。酪梨油主要來自墨西哥與紐西蘭,將分別面臨25%與10%的關稅;橄欖油則來自義大利與西班牙,預計將被課徵10%關稅。雖然美國本土生產的加州特級初榨橄欖油不受影響,但供應量有限,可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消費者行為與企業應對策略
面對潛在的價格上漲壓力,消費者的反應迅速且明確。根據《World Journal》報導,企業在面對關稅成本時進退兩難,一方面希望透過漲價轉嫁成本,另一方面又擔心價格上升導致銷售下滑。因此,部分企業選擇在90天暫緩期內觀望,暫不調整售價。
此外,根據《ETtoday》報導,港口與物流業者也觀察到企業趁暫緩期加速出貨的現象。儘管30%的關稅仍屬高位,但部分託運商選擇在此期間將滯留在亞洲的貨品運往美國,以降低未來潛在的稅負風險。
專家觀點:政策不確定性仍高
儘管暫緩期為市場帶來短暫喘息空間,但專家普遍認為,未來談判結果仍充滿不確定性。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指出,30%的關稅仍屬高位,難以吸引大量貨物流入美國。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也表示,港口貨運量不太可能因暫緩政策而大幅回升。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則認為,這次暫緩是雙方在實質衝擊發生前的戰略退讓,對美中雙方及台灣供應鏈皆有正面意義。然而,他也提醒,若談判未能在90天內取得進展,市場仍可能面臨新一波價格與供應鏈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