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波克夏股東大會上強調:股市投資機會優於房地產,40年數據支持

台灣財經05/21 22:18
巴菲特在波克夏股東大會上強調:股市投資機會優於房地產,40年數據支持

在2025年5月初的波克夏海瑟威年度股東大會上,94歲的沃倫·巴菲特強調美國股市的投資機會遠超房地產。他引用過去40年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報酬率大幅超越房價指數,並指出股票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巴菲特的觀點回應了當前房市低迷與股市波動的市場關注,並表達了對美國經濟長期發展的信心。

重點更新

05/21 22:18

巴菲特在波克夏股東大會上強調:股市投資機會優於房地產,40年數據支持

在2025年5月初的波克夏海瑟威年度股東大會上,94歲的沃倫·巴菲特強調美國股市的投資機會遠超房地產。他引用過去40年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報酬率大幅超越房價指數,並指出股票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巴菲特的觀點回應了當前房市低迷與股市波動的市場關注,並表達了對美國經濟長期發展的信心。

股市與房地產:巴菲特的明確選擇

在本次股東大會上,有股東詢問巴菲特為何持續加碼股票,卻對房地產投資興趣缺缺。巴菲特毫不猶豫地回答:「股市的機會太多了,至少在美國,證券市場提供的發展機會,比房地產多很多。」

他進一步舉例說明,已故的老戰友查理·孟格(Charlie Munger)在生命最後五年熱衷於房地產交易,但那對孟格而言「充其量也只能稱得上是嗜好罷了」。巴菲特認為,如果讓年輕時的孟格在股票與房地產之間做出終身選擇,他仍會選擇股票。

歷史數據支持:40年報酬率差距懸殊

巴菲特的觀點並非憑空而來。他引用了過去40年美國股市與房地產的表現作為依據。根據數據,自1988年以來,美國住宅房價指數「標普 CoreLogic 凱斯席勒全美房價指數」上漲了374%。而同期標普500指數則上漲了2218%,若將股利再投資計入,總報酬率更高達5006%。

這一數據顯示,長期而言,美股的資本增值潛力遠超房地產。巴菲特強調,雖然過去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結果,但這樣的歷史趨勢足以說明股市的吸引力。

操作效率:股票交易的優勢

除了報酬率,巴菲特也指出股票交易在操作上的便利性。他表示:「當你走進紐約證交所,可以在短短五分鐘內完成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交易,而且完全匿名。股票交易執行時就完成了。」

相較之下,房地產交易則繁瑣許多。他指出,與資金吃緊的賣方進行房地產交易時,簽約只是開始,後續還需協商各種細節,過程冗長且不確定性高。這種低效率讓他對房地產投資興趣缺缺。

對美國經濟的信心

巴菲特對美國股市的樂觀態度,根植於他對美國經濟體質的信任。他在大會上幽默地表示:「假如我今天要誕生,我會在子宮裡一直談判,直到他們說我可以生在美國。」

這句話反映出他對美國制度、創新能力與資本市場的高度評價。巴菲特認為,美國提供了企業成長與投資報酬的最佳土壤,這也是他長期堅持投資美國企業的原因。

投資風格與資產配置

儘管巴菲特曾在2015年表示,房地產在通膨時期是一種不錯的投資,因為其不需持續資本投入,但他在實際操作中仍偏好股票。他強調,股票市場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更高的流動性與更快的資本配置效率。

此外,巴菲特的投資風格一向以「能力圈」為核心,專注於他能理解的企業與產業。他對房地產市場的相對陌生,也可能是他選擇避開該領域的原因之一。

市場背景:房市低迷與高端住宅熱潮

巴菲特的發言也與當前美國房市的整體情況形成對比。根據近期報導,由於高利率與高房價壓力,美國整體房市表現低迷,3月現有房屋銷售年化季調後僅402萬戶,創下半年新低。不少潛在買家選擇觀望,春季旺季未見起色。

然而,高端住宅市場卻逆勢上揚。售價超過1,000萬美元的豪宅在洛杉磯、紐約、邁阿密等地銷售量大幅成長,顯示富裕階層在市場不穩時傾向將資金轉向不動產避險。

即便如此,巴菲特仍堅持股票是更具潛力的資產。他的立場與部分投資人「賣股買房」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