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指期貨持穩,赤字擔憂引發拋售後市場觀望,CNBC稱「川普保底」難現

台灣財經05/22 01:47
美國股指期貨持穩,赤字擔憂引發拋售後市場觀望,CNBC稱「川普保底」難現

美國股指期貨週四早盤持穩,市場消化前一日因聯邦赤字擔憂引發的拋售。週三,道瓊指數跌逾800點,標普500和納斯達克分別下跌1.61%和1.41%,因美債殖利率飆升。投資人擔心國會審議的稅收與支出法案將惡化財政狀況。CNBC指出,赤字問題難以透過行政手段解決,『川普保底』情境難以想像。

重點更新

05/22 01:47

美國股指期貨持穩,赤字擔憂引發拋售後市場觀望,CNBC稱「川普保底」難現

美國股指期貨週四早盤持穩,市場消化前一日因聯邦赤字擔憂引發的拋售。週三,道瓊指數跌逾800點,標普500和納斯達克分別下跌1.61%和1.41%,因美債殖利率飆升。投資人擔心國會審議的稅收與支出法案將惡化財政狀況。CNBC指出,赤字問題難以透過行政手段解決,『川普保底』情境難以想像。

赤字擔憂引爆市場動盪

週三的市場拋售是對美國財政狀況惡化的直接反應。根據《CNBC》報導,3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攀升至5.09%,創下自2023年10月以來新高,而10年期殖利率也升至4.59%。這一波殖利率上升,源自於對國會正在審議的稅收與支出法案可能導致赤字進一步擴大的擔憂。

該法案由前總統川普與眾議院議長麥克·強生(Mike Johnson)推動,擬延長並擴大2017年稅改中的多項減稅措施。根據《Cresset Capital》分析,該法案若通過,將在2025至2034年間增加約3兆美元的預算赤字。穆迪(Moody’s)上週已因此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等,指出「目前的財政提案不太可能帶來實質性的多年期支出與赤字削減」。

債券市場反應激烈,股市承壓

美國財政部週三進行的20年期國債拍賣結果疲弱,進一步加劇市場緊張情緒。根據《Investopedia》報導,本次拍賣的最高殖利率升至5.05%,高於上月的4.81%,而投標倍數(bid-to-cover ratio)則從2.63降至2.46,顯示需求明顯減弱。

殖利率的飆升對股市構成壓力。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當10年期殖利率突破4.50%時,股市報酬與債券殖利率的關係可能轉為負相關,進一步壓低股票估值。標普500目前的本益比為23.82,遠高於過去10年平均的18倍,顯示市場估值已處於相對高位。

「川普保底」難以複製

在過去的市場週期中,投資人曾對川普政府的政策抱有「保底」預期,認為其減稅與放鬆監管措施將支撐股市。然而,《CNBC》在最新評論中指出,這次的情境與以往不同。稅改法案需經國會多方協商,且目前已遭遇來自藍州共和黨議員的阻力,特別是在州與地方稅(SALT)扣抵額度問題上。

「與關稅不同,川普無法單方面推動稅改法案,」CNBC指出,「這次的赤字問題無法靠一紙行政命令解決,所謂的『川普保底』難以想像。」

信用評等下調與長期風險

穆迪的降評不僅是象徵性警告,也反映出美國財政結構性問題的嚴重性。根據《Cresset Capital》分析,美國國債總額已達37兆美元,利息支出占聯邦預算的比重接近15%,超過國防支出。若不進行實質性改革,預計到2034年,美國的債務對GDP比率將升至250%。

儘管部分投資人仍對美國資產抱持信心,但《Investopedia》指出,全球投資人已開始質疑美國國債作為「無風險資產」的地位。這種信心的侵蝕,可能導致資金流向新興市場等其他資產類別。

市場觀察與未來焦點

目前市場對聯準會(Fed)在6月會議上降息的預期極低。根據《Capital Spectator》與《Brugler Marketing》的報導,聯邦基金期貨顯示6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接近100%,而9月降息的可能性僅為65%。

投資人將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初領失業救濟金數據與製造業PMI,以評估勞動市場與經濟活動的韌性。此外,國會對稅改法案的審議進展也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赤字與通膨風險交織的背景下。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