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首輪關稅談判啟動:台灣成首波對象,聚焦經貿障礙與出口管制

2025年4月11日,台灣與美國透過視訊會議展開首輪關稅談判,討論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及出口管制等議題。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和總談判代表楊珍妮領導台灣團隊。台灣被列入美方首波談判名單,與以色列並列,顯示美方重視台灣的戰略地位。雙方在90天的關稅暫緩期內將持續協商,期望建立穩固的台美經貿關係。
重點更新
04/12 04:38
台美首輪關稅談判啟動:台灣成首波對象,聚焦經貿障礙與出口管制
2025年4月11日,台灣與美國透過視訊會議展開首輪關稅談判,討論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及出口管制等議題。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和總談判代表楊珍妮領導台灣團隊。台灣被列入美方首波談判名單,與以色列並列,顯示美方重視台灣的戰略地位。雙方在90天的關稅暫緩期內將持續協商,期望建立穩固的台美經貿關係。
台美首次視訊會議登場:聚焦對等關稅與非關稅障礙
根據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12日證實,台美雙方已於4月11日舉行首次關稅談判視訊會議。此次會議涵蓋三大主軸:一、台美對等關稅問題;二、非關稅貿易障礙;三、包括出口管制在內的其他經貿議題。會後雙方均表示,期待近期內展開後續協商,進一步深化雙邊經貿合作。
此次談判背景為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初宣布對全球75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台灣原被列入課徵32%高額關稅名單,後經美方宣布暫緩90天,期間僅加徵10%關稅。台灣政府迅速啟動應對機制,積極爭取與美方展開談判,最終成功列入首波談判名單。
談判團隊陣容堅強,楊珍妮密集交涉
此次談判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總談判代表為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珍妮,副總談判代表為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另有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台美事務委員會主委顏慧欣等人參與。楊珍妮曾參與台灣加入WTO談判,具備豐富國際經貿談判經驗。
據了解,楊珍妮在談判前已多次赴美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密集交涉,針對談判形式、時間與議題進行溝通,為此次視訊會議鋪路。行政院表示,未來將視談判進展,適時公布後續協商安排。
雙方交換意見重點:零關稅提案與擴大採購
在此次會議中,台灣方面提出「零對零關稅」作為談判起點,建議比照美加墨協定(USMCA)模式,針對雙方具互利潛力的項目逐步降稅。此舉旨在化解美方對台貿易逆差的關切,並為未來推動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奠定基礎。
此外,台灣也表達擴大對美採購與投資的意願。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台灣未來十年可望自美國進口超過2000億美元商品,重點包括液化天然氣(LNG)、高科技設備與軍事裝備。中油已與阿拉斯加簽署天然氣採購意向書,未來LNG進口占比可望由目前的10%提升至30%。
非關稅障礙與出口管制亦列入議程
除關稅議題外,雙方亦針對非關稅貿易障礙進行討論。美方關切項目包括美豬、美牛進口限制、汽車技術標準、市場准入障礙等。台灣方面表示,將逐項檢討並尋求解決方案,以促進談判順利進行。
出口管制亦為此次會議討論重點之一。美方關注台灣在高科技產品出口上的管制機制,尤其是半導體與資安相關產品。台灣則強調,將持續與美方合作,確保供應鏈安全與技術轉移合規。
台灣列首波談判對象,區域安全角色受重視
台灣此次與以色列同列為美方首波談判對象,顯示其在美國全球經貿與地緣戰略中的重要性。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在接受《Fox News》訪問時表示,台灣是美國重要的經濟與安全夥伴,雙方合作有助於強化印太區域穩定。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教授陳文甲指出,台灣位居第一島鏈核心,是抗衡中國影響力的關鍵節點。台美在半導體、高科技與資安領域具高度互補性,合作有助於建立「去中化」的高科技供應鏈。
政府全力應對,90天內爭取成果
面對90天的談判緩衝期,台灣政府啟動「分進合擊」策略。總統賴清德展開產業傾聽之旅,與各界溝通政策方向;行政院長卓榮泰則赴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說明88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政府已建立與美方的溝通管道,期盼在90天內達成雙方可接受的協議。
目前談判方向涵蓋三大面向:一、軍購合作,爭取先進武器裝備;二、能源與高科技產品採購;三、農工業合作,包括進口配額與台灣企業赴美投資設廠。政府強調,將以國家利益與產業發展為優先,審慎推進談判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