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引發3月汽車銷售飆升11.2%,專家警告恐慌消費風險,華爾街高層反對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初啟動對進口商品的高額關稅政策,導致3月汽車銷售激增11.2%,消費者提前購買商品以避開價格上漲。專家警告此恐慌性消費可能對家庭財務造成壓力。華爾街多位金融高層反對關稅政策,擔憂其拖累經濟成長並引發市場動盪。川普政府在壓力下暫緩部分關稅實施,但汽車等商品的25%關稅已生效,消費者與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壓力。
重點更新
04/12 03:36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3月汽車銷售飆升11.2%,專家警告恐慌消費風險,華爾街高層反對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初啟動對進口商品的高額關稅政策,導致3月汽車銷售激增11.2%,消費者提前購買商品以避開價格上漲。專家警告此恐慌性消費可能對家庭財務造成壓力。華爾街多位金融高層反對關稅政策,擔憂其拖累經濟成長並引發市場動盪。川普政府在壓力下暫緩部分關稅實施,但汽車等商品的25%關稅已生效,消費者與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壓力。
汽車搶購潮:3月銷售年增11.2%
根據《ABC新聞》與《TechNews》報導,美國3月汽車銷售年增11.2%,成為關稅政策宣布前最明顯的消費反應之一。這波搶購潮的導火線,是川普政府自4月3日起對所有進口汽車及部分零組件加徵25%關稅的政策。許多消費者為了避開潛在的價格上漲,選擇提前購車。
來自紐約的學校職員諾埃爾·佩格羅(Noel Peguero)表示,他在一週內花費約3,500美元購買車用零件、園藝用品與電子產品,「我原本就打算買這些東西,但聽到關稅消息後就立刻行動了。」
汽車並非唯一受影響的品項。芝加哥郊區一對退休夫婦原本計畫逐步更換廚房電器,得知關稅消息後,決定一次購齊爐具、冰箱、微波爐與洗碗機。好市多(Costco)與沃爾瑪(Walmart)等大型賣場也出現人潮湧現的現象,消費者囤積瓶裝水、肥皂與清潔用品,反映出對未來價格不確定性的焦慮。
專家示警:恐慌性消費恐致財務壓力
儘管短期銷售數據亮眼,專家對這波搶購潮提出警告。Bankrate資深分析師泰德·羅斯曼(Ted Rossman)指出:「許多家庭的儲蓄已經減少,債務卻在上升,這時候進行大額消費或囤貨,可能會對財務造成長期壓力。」
他建議消費者應冷靜評估自身財務狀況,避免因短期恐慌而舉債購物。「與其急著換車或翻新廚房,不如繼續使用現有設備,等市場穩定後再做決定。」
喬治亞州立大學市場學教授Denish Shah也指出,市場不確定性會放大消費者對未來損失的預期,導致非理性購買行為。「他們會想:『明天價格可能會漲,不如今天就買』,這種心理會加速消費決策,卻未必是理性的選擇。」
華爾街反彈:高關稅恐拖累經濟與市場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引發消費者反應,也在金融市場掀起波瀾。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在致股東信中警告,高關稅可能導致經濟成長放緩與通膨上升,甚至引發「停滯性通膨」的風險。他強調:「美國優先不能導致美國孤立。」
貝萊德執行長拉里·芬克(Larry Fink)則表示,美國可能已陷入經濟衰退,並擔心通膨壓力超出預期。對沖基金巨頭比爾·艾克曼(Bill Ackman)更在社群平台X上呼籲川普暫緩關稅實施90天,否則「商業投資將陷入停滯,消費者將攢緊錢包,美國聲譽將受損。」
其他金融界重量級人物如Saba Capital創辦人Boaz Weinstein、橡樹資本聯合主席Howard Marks、Third Point創辦人Dan Loeb等也紛紛表態反對。Weinstein警告,關稅新政可能加速公司債拋售並引發破產潮,「衝擊可能比其他危機更快、更劇烈。」
市場動盪與政策回擋
在市場與金融界壓力下,川普政府於4月9日宣布對60個高逆差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暫緩90天實施,僅維持10%的基準關稅。儘管如此,汽車與其他進口商品的25%關稅仍已生效,消費者與企業仍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
根據《中國汽車報》統計,3月全球汽車類上市公司中,市值環比上升的企業佔比34%,但多數跨國車企市值仍呈下滑趨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汽車消費指數」也顯示,3月指數為71.5,較上月略降,預期4月銷量將持平或略降,顯示搶購潮可能為短期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