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國關稅政策或致iPhone回美製造,售價恐飆至8萬台幣

202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145%對等關稅對蘋果公司造成重大挑戰。澳洲AMP經濟學家奧利佛指出,若蘋果將iPhone生產線遷回美國,售價可能飆升至2519美元。此政策導致蘋果面臨供應鏈重組壓力,並可能減少年利潤400億美元。經濟學家警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高至45%。蘋果正採取措施應對,包括擴大印度產能和提供分期付款計畫。
重點更新
04/12 05:08
專家:美國關稅政策或致iPhone回美製造,售價恐飆至8萬台幣
202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145%對等關稅對蘋果公司造成重大挑戰。澳洲AMP經濟學家奧利佛指出,若蘋果將iPhone生產線遷回美國,售價可能飆升至2519美元。此政策導致蘋果面臨供應鏈重組壓力,並可能減少年利潤400億美元。經濟學家警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高至45%。蘋果正採取措施應對,包括擴大印度產能和提供分期付款計畫。
美國製造的代價:iPhone成本暴增
根據Wedbush證券分析師Dan Ives的估算,若iPhone完全在美國本土製造,單機成本將達3500美元,是目前成本的三倍以上。這一數字反映出美國在製造技術、產業集群與勞動力密度方面的不足。蘋果目前約90%的iPhone在中國組裝,這一供應鏈結構是過去25年來蘋果在中國大量投資的成果。
奧利佛進一步指出,若以iPhone 16 Pro為例,目前美國建議售價約為1100美元,但若將生產全面遷回美國,售價將上升至2519美元。這一價格暴漲主要來自於美國高昂的勞工成本與缺乏規模化製造能力。
關稅壓力下的價格轉嫁
除了生產成本外,進口關稅也對蘋果造成沉重負擔。奧利佛分析,iPhone 16 Pro目前的進口成本約為580美元,若加上145%的關稅,成本將暴增至1340美元。若蘋果選擇維持原有的零售利潤率,售價將上升至1860美元。這意味著,蘋果面臨兩難選擇:要麼壓縮自身利潤,要麼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根據Rosenblatt Securities的估算,這一波關稅可能導致蘋果年利潤減少400億美元。蘋果也因此緊急從印度空運約150萬部iPhone至美國,以應對短期內的市場需求與價格壓力。
全球供應鏈的瓶頸與調整困難
蘋果的供應鏈高度依賴中國。據估計,iPhone的組裝涉及超過1000個零件,其中大多數來自中國。蘋果供應商仰賴中國3億至5億的低薪勞動力,這一規模幾乎等同於美國總人口。在假日旺季,這些工人對於實現日產百萬部iPhone至關重要。
儘管蘋果已開始將部分生產轉移至印度與越南,但這些地區的產能與技術尚無法完全取代中國。川普政府對越南與印度的進口商品也分別徵收46%與27%的關稅,進一步限制了蘋果的調整空間。
經濟學家警告:美國衰退風險升高
奧利佛警告,美國目前政策搖擺不定,加上供應鏈不穩與市場信心下滑,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升高至45%。他指出,若蘋果與其他科技巨頭無法有效因應關稅衝擊,將對整體經濟造成連鎖反應。
這一觀點也獲得金融界高層的呼應。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表示,經濟正面臨「可觀的動盪」,而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更直言,美國經濟「可能已陷入衰退」。富國銀行執行長沙爾夫(Charlie Scharf)則呼籲政府儘速尋求解決方案,以穩定市場預期。
蘋果的應對策略與未來挑戰
面對關稅與成本壓力,蘋果正採取多項應對措施。根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rik Woodring的說法,蘋果可能擴大印度產能,並透過Apple Card提供更長期的分期付款計畫,以降低消費者的月付壓力。此外,蘋果也可能將需求導向利潤率更高的機型,或透過供應鏈談判與定價策略來緩解衝擊。
然而,這些策略能否在短期內見效仍有待觀察。蘋果執行長庫克曾在川普第一任期內成功爭取關稅豁免,但此次面對更高的關稅與更嚴格的政策環境,蘋果的空間已大幅縮小。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自去年12月底以來,蘋果股價已蒸發逾1兆美元,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