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法說會釋出正面展望,ASML訂單驟減45%引發半導體市場不確定性

台積電將於4月17日召開法說會,市場關注其2025年營運展望。儘管地緣政治與關稅壓力,台積電第一季營收年增42%、毛利率57.3%。同時,ASML第一季新增訂單大減45%,顯示設備投資保守。面對美國潛在關稅,多家科技大廠提前向台積電擴大下單。台灣設備支出下滑16%,反映新產能投資趨緩。
重點更新
04/16 15:48
台積電法說會釋出正面展望,ASML訂單驟減45%引發半導體市場不確定性
台積電將於4月17日召開法說會,市場關注其2025年營運展望。儘管地緣政治與關稅壓力,台積電第一季營收年增42%、毛利率57.3%。同時,ASML第一季新增訂單大減45%,顯示設備投資保守。面對美國潛在關稅,多家科技大廠提前向台積電擴大下單。台灣設備支出下滑16%,反映新產能投資趨緩。
台積電法說會前夕:營運數據穩健,AI需求支撐成長
台積電將於4月17日召開2025年第一季法說會,根據已公布的初步財報,第一季營收達新台幣8,392億元,年增42%,每股盈餘(EPS)為13.1元,毛利率為57.3%,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8.2%,但仍處於財測區間內。地震造成的晶圓損失與產能利用率下降已被納入考量,整體營運仍維持穩健。
展望第二季,法人預估台積電營收將季增5.7%,毛利率可望回升至58.1%,主因包括AI需求持續強勁、地震後出貨回穩,以及季節性因素帶動產能利用率提升。美銀證券最新報告指出,儘管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仍存,台積電全年營收成長預估仍有望達25%,雖低於先前預期的30%,但若能實現,將被視為「意外驚喜」。
ASML訂單驟減45%,反映設備投資趨於保守
與台積電的正面財報形成對比的是,全球微影設備龍頭ASML於4月16日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財報顯示,新增訂單金額僅為39.4億歐元,較前一季的70.88億歐元大減44.5%,遠低於市場預期的48.2億歐元。其中,極紫外光(EUV)設備訂單僅為12億歐元,顯示高階設備投資明顯放緩。
ASML執行長傅凱(Christophe Fouquet)表示,儘管AI仍是長期需求的驅動力,但部分客戶因應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採取更為保守的採購策略。ASML預估2025年全年營收將落在300億至350億歐元之間,並警告若關稅戰升級,全年營收可能落在預估區間下緣。毛利率預估為51%至53%,第二季銷售額預估為72億至77億歐元。
關稅壓力升溫,科技大廠提前擴大下單
美國政府近期啟動根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對半導體進口展開國安調查,市場普遍預期將導致新一輪關稅措施。面對潛在的成本上升風險,多家科技大廠選擇提前向台積電擴大下單。根據市場消息,部分客戶甚至考慮接受高達30%的價格調漲,以確保供應穩定。
AMD執行長蘇姿丰近日訪台時也表示,半導體對全球至關重要,AMD作為美國公司,支持美國政府政策的同時,也必須考量其全球供應鏈的完整性。她強調,台灣是AMD重要的生態系夥伴,並持續與美國政府及供應商保持密切溝通。
此外,台灣本地供應鏈也因台積電2奈米製程進入量產階段而受惠。AMD新一代EPYC伺服器處理器「Venice」已率先完成投片,成為首款採用台積電2奈米製程的高效能運算晶片,預計2026年問世。
台灣設備支出下滑,反映新產能投資趨緩
根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2024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額達1,171億美元,年增10%,創歷史新高。然而,台灣設備支出卻下滑16%至166億美元,顯示新產能投資趨緩。相較之下,中國設備支出年增35%至496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韓國則小幅成長3%至205億美元。
ASML的訂單減少與台灣設備支出下滑相互呼應,反映出在高通膨、地緣政治與關稅不確定性下,半導體製造商對資本支出採取更為審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