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川普新關稅政策重創美國商界與股市,道瓊指數暴跌700點

2025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對商界和股市造成衝擊。汽車、製藥、科技和零售業面臨成本上升和裁員壓力,道瓊指數單日下跌近700點。儘管川普政府宣布90天暫緩部分關稅,但市場不確定性仍高,企業和消費者承擔貿易戰代價。關稅政策導致供應鏈中斷,消費者支出增加,通膨壓力上升,經濟增長放緩風險加劇。
重點更新
04/17 01:18
2025年4月:川普新關稅政策重創美國商界與股市,道瓊指數暴跌700點
2025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對商界和股市造成衝擊。汽車、製藥、科技和零售業面臨成本上升和裁員壓力,道瓊指數單日下跌近700點。儘管川普政府宣布90天暫緩部分關稅,但市場不確定性仍高,企業和消費者承擔貿易戰代價。關稅政策導致供應鏈中斷,消費者支出增加,通膨壓力上升,經濟增長放緩風險加劇。
關稅政策概況與實施背景
2025年4月2日,川普政府宣布對全球進口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並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60多個國家加徵20%至49%的額外關稅。對中國的關稅更高達125%,成為美國歷來最大規模的貿易政策轉向之一。川普聲稱此舉旨在縮小貿易逆差、促進美國製造業回流,並強化國家安全。
然而,根據美國海關與財政部數據,儘管川普宣稱關稅每日可為美國帶來20億美元收入,實際每日收入僅約2.5億美元,顯示政策效益與預期存在巨大落差。
商界反應:成本上升與裁員潮
多家美國企業已感受到關稅帶來的直接衝擊。汽車製造商斯特蘭蒂斯與家電品牌惠而浦宣布裁員數千人。儘管惠而浦將裁員歸因於需求疲軟,但調查顯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已抑制消費者支出,間接導致業績下滑。
科技產業亦首當其衝。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表示,因出口限制與關稅影響,將承擔55億美元的會計損失。超微(AMD)預估將損失8億美元。ASML等晶片設備供應商也警告,2025與2026年的營運前景因關稅而變得不明朗。
製藥與國防產業同樣面臨供應鏈風險。美國70%的藥品原料依賴中國進口,稀土提煉能力僅占全球需求的10%。關稅政策導致原料進口受阻,企業被迫尋找替代供應商,增加營運成本。
消費者與家庭支出壓力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算,若關稅全面實施,美國一般家庭年均支出將增加4,500美元,企業生產成本可能上升15%。這些成本最終將轉嫁至消費者,推升通膨壓力。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指出,關稅政策可能削弱聯準會實現穩定物價與促進就業的雙重使命。他警告,通膨可能進一步上升,經濟成長則面臨放緩風險。
股市劇烈震盪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美股劇烈波動。4月16日,道瓊工業指數下跌近700點,標普500與那斯達克分別下跌2.24%與3.07%。科技股首當其衝,輝達股價單日下跌6.9%,費城半導體指數亦大幅下挫。
根據ABC News報導,這波波動被形容為「華爾街史上最動盪時期之一」。市場策略師指出,股價波動已不再由企業基本面主導,而是受白宮政策與言論驅動,投資人難以預測下一步走向。
國際與供應鏈影響
中美貿易戰升級後,中國對美商品關稅也提高至125%。中國同時加快稀土產業整合與國產晶片替代計畫,並與東協國家推動「去美元化」貿易網絡,試圖降低對美依賴。
在中國市場,美國品牌市占率下滑。Nike在華營收年減17%,Tesla銷量下滑12%,蘋果與星巴克亦發出業績預警。中國本土品牌如華為、安踏與蜜雪冰城迅速崛起,搶占美國品牌市場份額。
投資人信心與經濟預期
美國銀行調查顯示,42%的基金經理人預期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悲觀程度創下30年新高。彼得森研究所預估,美國2025年經濟成長率將降至0.1%,通膨率達4.5%,失業率升至5%。
世界貿易組織(WTO)亦下修2025年全球貿易展望,預測全球商品貿易量將萎縮0.2%,若美國持續推動對等關稅,萎縮幅度可能擴大至1.5%。
政策反覆與市場不確定性
川普政府於4月9日宣布,除中國外,對其他國家的額外關稅將暫緩90天實施,並展開談判。儘管此舉短暫提振市場情緒,但政策反覆與缺乏明確方向,仍使企業與投資人難以制定長期規劃。
美國商務部與海關近期亦出現系統故障,導致進口商無法輸入豁免代碼,進一步加劇市場混亂。企業如Temu與Shein已提前通知消費者將調漲價格,反映市場對未來成本上升的預期。